,但口里还是谦辞道:“只是小僧身份低微,怕骚扰了诸位的雅兴。”黄月山道:“这话从何说起,既然都有雅好,便是同道中人,又分什么高低贵贱?”
张广陵凑过来道:“慧元啊慧元,你尽管在这里罗嗦什么,叫你来不就是想让你开开眼吗?我师祖他老人家的鹤驾可是难得一见的。”不由分说,拉了慧元的手就走,见他除了身后背一把琴外,手里还拎着一个黑袋子,也不知道里边鼓囔囔地装些什么。
从“小有天”去南边大峰的路着实难走,全部是沿着石脊直直地往上攀爬,两侧则是高达万仞的陡岩。别的人倒还罢了,只有年龄最小的石箐露和刘易容的轻功底子差,行动迟缓,幸得黄月山一手一个,拉着他们向上攀越,居然毫不费力地跟上了。
这样子走了约有七里多路,才登上了大峰。大峰的地势宽阔平坦,刚才还是陡直的岩石,现在却又都是黄土了。
从荆棘丛里胡乱向南又走了五里路,终于登上南寨顶。南寨其实是少室山的北顶,对少林寺而言它才是南寨。
原来,这少室山的山顶却是从中部裂开的,横断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顶像屏风一样伸展,南顶如同利刃一样排列耸立。而就在两峰所夹的底部,却奇特地耸起了一座山峰,反而较其他的山头还高,正好处在少室山的中央,这便是有名的摘星台了。
当下,众人很是费了番气力,才攀上了摘星台。饶得是慧元的轻功不错,也累出了一身大汗,再看那黄月山,手里抓着两个人,犹自举足若轻,这份内力和轻功着实了得。这就无怪他的师父能在片刻间便飞去摘星台了。
他们这一道上攀越不停,那箫声也是一直在耳边萦绕着,呜呜咽咽地,甚是悲凉,好像在跟人倾叙着什么。山间看星月,分外地明亮清晰,好像爬上这摘星台之后,星星便真的可以随手掬摘似的。
慧元一攀上了摘星台,立时就被站在东角那人吸引住了。见他背手而立,仰目向天,一袭白色的缎袍被山风抚展,在星光下闪闪放辉。那人只是在这山巅上随便一站,四下的翠峦叠嶂、头顶上的半轮月亮却好像都成了陪衬他的饰物。
黄月山向前拜倒,道:“师父,孩儿们都应召来到了。”张广陵等六人马上也跪倒了一大片,一起磕头:“徒孙们拜见祖师爷。”
只听那人叹道:“疏导而心明,澡雪而精神,冰清而玉洁,秀外而慧中,倾流霞于花峰,下碧空而婵娟,其奈何,爱而不见,搔首空山……”黄月山听他的话里,像是在说《庄子》”知北游”里的句子,却又似是而非,又像是在向神女表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