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走路、说话风风火火的让人感觉很爽直,东北人,刚和老乡喝了点酒回来。
我——“假李云涛”排在老三,1985年11月。
排行老四的叫李强,1985年12月,个头170左右,他外表斯文、气质甚至高雅,讲话却比我还粗鲁,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令我意外的是他来自广州。
排行老五的就是陈建平,1986年3月,本地人个头大概173左右,刚才通过短短的交道我发现此人不光待人热情,为人也精明,懂得进退之道,是个公关的好材料。
排行老六的叫叫秦庸,1986年5月,个头比李强还矮168左右,却是陕西人,看上去比较实在,来自农村。
那张家伟倒是蛮活络的,问过之后就提议大家按照套路叫起来,从此我在宿舍变成了“老三”,这样的变化真是怪异,我想着被一帮小哥们叫“老三”倒是一种新的体验。
老四李强有点沮丧,我有点好笑,安慰道:“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入乡问俗,湖北是鱼米之乡,应该说讲究风调雨顺、四季发财,四是个吉利的数,不是在你广东。”
李强狠狠的道:“我日他奶奶,老四就老四,我也不要四季发财,在华大有四个美女爱上我就可以了,我靠!”
“呸!”
一个人站起来,正是陈建平,他故意巅着脚,神色自若的说:“老四,你也不看看你的材料,瞧我这种玉树临风的公子才有这样的可能,看看你谁信?哼!”众人皆笑起来,
李强脸涨地红红的,讥讽道:“我靠,陈同学你也太损了吧,我看你整个就一刁民,过两天军训的时候咱们比比拔军姿,看谁在太阳底下站多久。”。
“比就比,谁怕谁。”陈建平走近李强身边,嘴巴一歪,满脸的不屑。
听到这话,李强表面不动声色,我却看到他暗中有一丝得色,弄不好李强这小子更有料。
他们聊天的时候,我在一旁更多是看着他们闹,有些新奇,还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虽然我们六人住一起,却分在三个班,两个专业,我和老四李强、老六秦庸是一个班,
老三方培元培元和陈建平是一个班,专业全称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老二张家伟一个人是信息安全专业。另外要说的是我们六个人却有四个人带眼镜,只有老二张家伟、老五陈建平不带,我带着以前云涛的镜框,镜片已换了,我视力不算好,也不算差,单眼大概0。7左右。
这时候,陈建平做了件出人意料的事情。
他突然站在宿舍的凳子上,神态昂扬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