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不足。当然,我在这里并没有批评的意思,只是给大家提个醒。哪一天,我们每做一件事首先考虑到人民群众了,这个干部就成熟了。
来传话的人说,当时,市长就不客气了。他对市委书记说,有一个概念我们要搞清楚,是我派去处理这件事的干部没考虑到群众呢?还是城郊区那边没考虑到?我派去的干部应该要考虑群众可能发生的各种思想动态,但城郊区更应该负主要责任。
来传话的人说,市长这话一说,会场议论纷纷。都不是小孩子了,谁应该负这责任,稍稍分析就清楚了。城郊区的责任怎么能推到你身上呢?
……
李向东不发表任何意见。
他想,这传话的人和他说这事,当然是在站李向东和市长的角度,挑那些李向东和市长听了都舒服的话说。如果,传话人是和市委书记那边的人说这事,那就会是另一种说法了。
但是,李向东却掌握了这样一个信息,市委书记批评了他。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何况市委书记。他难道会分不清谁更应该负这责任?他是想在鸡蛋里面挑骨头,想挑出李向东工作中的不足,挑不到了,就用这种移花接木的方式批评李向东。
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是想通过这段话向别人传递一个信息,在他眼里,他李向东还有许多不足,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干部。
为什么在这关键的时候这么做?
显而易见,他在向别人传递一种态度,让李向东当副市长候选人,他是持反对意见的。
这也正是市长为什么毫不客气地站出来的主要原因。
李向东很为市长的挺身而出而感动,也很为市长关心他爱护他而感激,但是,他已意识到,这场竞争的主动权正渐渐消失。
毕竟,市长只是二把手,大家更看重一把手的态度。
李向东很认真地分析,市委书记为什么对自己持反对意见呢?难道因为王秘书?因为老板钟?他觉得不存在这种可能。其实,市委书记对他一直持反对意见。不管他有没有处理张老板征用地事件,有没有得罪王秘书、老板钟。
一直以来,李向东对自己充满信心,只是一种盲目乐观,或者说,那时候,市委书记还没出招,他认为没必要太早出招。于是,他李向东,包括市长都充满了信心。现在,市委书记认为时间到了,该出招了,于是,就有了这段不合逻辑的说话。正是这种不合逻辑,才激发了市长的毫不客气,才越发引起大家的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