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走的动力欠缺的时候,苦难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好办法。
当年,我们当红小兵的时候,学校每年都搞忆苦思甜教育,让我们去挖些野菜,和些米糠煮熟了吃。由于不放油盐,确实很难下咽。不过当年,我们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两顿肉,吃了些野菜也不觉得苦。现在大部分人家的孩子,恐怕是吞不下当年,我们吃过的那种水煮糠野菜了。
我们认为,今天再让孩子去吃糠菜,这样做确实也没有必要。但是,让孩子知道世界上还有苦难,而且还有许多同龄人在受着苦难,却是十分必要的。自己不努力学习,或许有那么一天,自己就会沦落到那种地步!这不是危言耸听。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个人都积极努力地学习、工作,遵守社会的游戏规则。
一些生活在城市里的衣食住行无忧无虑的富家子女,往往不能如父母所愿,好好读书,树立正确远大的人生目标,而是沉迷于游戏,迷失在了网络里面,成了问题少年。而一些年纪相仿的生活在贫困家庭里的穷少年,十几岁,甚至几岁,就不得不担负起了生活的重担,成了家中的劳动力,甚至顶梁柱。让他们进行角色互换意义重大。
蔡笑晚培育出六博士子女的启示
蔡笑晚培育出六博士子女的启示
目前中国,最牛的父母,毫无疑问应该算蔡笑晚夫妇了。
他老先生是浙江省温州市瑞安普普通通的一名小医生,却硬生生地将自己那六个孩子全部培育成了博士生!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莫说中国第一,称其世界第一父母,大概也当之无愧!
要说蔡先生的六个子女个个都天资聪慧,智商超群,从小就是天才儿童,我们可从来没有听说过,也没有哪家科研机构,对他们的智商进行过跟踪研究与报道。当他们的老五已经是硕士生的时候,我们才从电视上看到了他们培养儿女成长的访谈报道。
蔡先生的六个孩子,都有是由他们夫妻俩,亲自培育成才的。蔡先生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知识分子,当年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不在国家科研机关,也不在大学当教师,只是浙江省瑞安乡下一家小医院的一名大夫。他的女人好像也只是一般家庭妇女,根本没有高贵的社会地位可言。可以说,他们是当代中国比较典型的平民阶层人物。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们都发疯一样地去赚钱,蔡先生却把自己关在家里做家教。他没有送孩子去上什么补习班,孩子从学校放学回家后,由蔡先生自己在家中进行辅导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