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还是担忧高公公那方面──」
除了杨洄在担心高力士的动向,武惠妃其实也颇忌惮这个集宫闈大权的宦官。
「娘娘勿虑。」李林甫道:「他将此事隐匿不报,表面上是顾全皇室的体面,实际却是顾忌太子和二王,又怕碍著惠妃娘娘与寿王,他两面讨好,也哪一方都不得罪;虽说他表面上不说,我看他是在怕押错宝,纔两边都下注呢!」
「事已至此,岳母,我们就先下手为强!」
武惠妃頷首,道:「既然李相已万事俱备,我这就去找皇上发难!」
见太子即将大难临头,杨洄与李林甫相视一笑,便旋即退了出去。
出妻14
这一年,天气阴霾,朝廷也是个多事之秋。
一早张九龄被皇帝召进宫时,还在纳罕到底是出了什麼事;待他进得勤政务本楼,看见裴耀卿和李林甫时,却没来由地发现李隆基脸上的忿怒之情,更教他紧张起来。
然后,李隆基见诸大臣宰相都等在殿前,便开口道:「今天召集眾卿,是为著罢黜太子一事,与你们商量。」
「罢黜太子?」
见眾官员霎时都傻了眼,李隆基也嘆了口气。
「日昨,惠妃泣诉於朕,且道:『太子阴结党羽,与鄂王、光王将害於妾母子,亦指斥於至尊』,太子李瑛於东宫内第与鄂王、光王等自谓母氏失职,尝有怨望,而颇怏怏,妄语乱政,意图对寿王和惠妃有不轨之图,对寡人亦有不臣之举。朕忿忿於其言其行,震怒之下,谋将废黜,纔於今日召集宰相共议废之。」
裴耀卿趋前道:「陛下,太子该是何等震骇言行,敢问可有旁证?」
「人证自然是有。」皇帝一挥手,让高力士将一干文书交予他们。「这是太子身边一些内侍的证言,朕已在昨夜审讯过他们,也教画了押;该怎麼办,眾卿就说说看罢。」
「看来,这事要怎麼办,是废黜太子或另立储君,都请皇上示下了。」李林甫首先道。
「陛下,废立太子,国之大事,依微臣来看,这事还得再行详查。」张九龄道。
李林甫道:「既然太子与鄂王、光王谋逆之罪证确凿,还查什麼查?」
张九龄道:「倘若不查个水落石出,势必将诬陷无辜,祸及殃民。」
裴耀卿也表同意道:「我赞同张相的说法。」
「爱卿,朕也思之良久,好不容易纔下这决定。」李隆基面有不豫,说道:「若无其事,怎麼侍宦全都作出对太子三人不利的证言?」
张九龄道:「皇上,眾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