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说不买。每当屠夫吆喝到一队的时候,邓立省老人就拄着龙头棍,吆喝着“来半斤里脊!”他拿着半斤5元的里脊肉颤微微地回去,在经过大儿子家门口时,用龙头棍指着他的大儿子埋怨,“怎么就养你这个废物,一年不见你给我称一两肉。”邓立省老人,人老身不老,声如洪钟,逢人就抱怨大儿子邓学乾不孝。他的抱怨就是这句千古不更的话,比“祥林嫂的阿毛故事”还要罗嗦得厉害。
邓立省老人,人老身不老,还在一个方面可以体现。在晴天白日里,你还可以在他的院子门口看见他拿着两三斤重的钢板斧头,拉一个差不多一米长的锯子做木匠。他做什么呢?做棺材卖,一口棺材150。他手艺不错,必市场价又便宜50多。所以他做一个卖一个。半个月一口,轻轻松松。真是有志不在年高,他一把年纪还能自力更生。难怪当地媒体报道称,“我县民政局邓学坤主任用自己微薄工资资助社会,救苦救难。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亲身父亲,80高龄,还得自己干活养自己。”
邓立省老人晚年没有任何心愿,唯一是怕自己的墓碑没有刻“故显考”,便早早地 “自费”请了石匠,雕了一个双龙戏珠的大碑石,还为自己寻找风水宝地。他花了卖两口棺材的价钱拜了一个风水仙为师。觅得一良方:挑自己满意的地方埋鸡蛋,一年以后鸡蛋不烂者即为宝地。后来还果然有一个地方的鸡蛋没烂,从科学上我没办法解释,也不知道这个事情是不是属实。据他生前对人解释那个风水宝地时说,此地为“东有金鸡啄米,西有牛头戏水,后人必九胎不扶犁尾”,“不扶犁尾”就是不用务农。
在邓立省老人一个花心血寻找风水宝地的时候,在他还没睡到那个风水宝地的时候,他的大孙子邓倔考上了一类大学,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事情,也是他最怕的事情。
在大儿子拿着孙子的录取通知书哭了又哭的时候,他在那里愁了又愁。他大儿子哭了又哭,一哭是激动之哭,二哭是拿不出3千学费之哭。他在那里愁了又愁,一愁就是愁二儿子的几个儿子为何都不务正业,二愁就是他那个“老不死的”把他2000元存款的数目告诉了大儿子。“老不死的”是他老伴,他骂得真切,可见之恨,恨她把不该说的说了出来。那些日子他天天闭门不出,“病倒”在床上。他“病倒了”有他的人生逻辑:只有病倒了,二儿子邓学坤才会回来;只有病倒了,他关在屋里,才不会被村里说“有钱吃肉,没钱助儿。”大孙子邓倔跪在他木屋门外一个多小时,也不见他出来开门。直到大孙子邓倔带着一卷薄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