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行为像种马。
背叛是男人的血统,博爱是男人的宣言,自由是男人的口头禅,见异思迁是男人一贯的风尚
怀念天下无贼的时代
《天》片讲述了一个“善”感化“恶”“盗”变成“侠”的故事。在剧情进展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观众都在轻松地笑着,但当影院 的灯光亮起来时,很多人的脸上都挂上了泪滴。欢笑中的感动,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审美体验。
冯小刚延续了他的道德拷问,与《手机》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拷问更深刻,更具多元性,不同价值观的人会有不同的思索。《天》片中,傻根天真淳朴,以为“天下无贼”,代表着“人之初,性本善”,是个具有理想色彩的形象。他的善首先打动“贼妻”王丽,但“贼公”王薄却质问:“为什么让他傻到底?不让他知道生活的真相就是欺骗,欺骗就是大恶!”
在王丽的爱情及腹中小生命的感召下,王薄最终从“盗”变成“侠”。他在与贼帮的决战中,担心热水瓶掉下来砸到婴儿而中了圈套,可以说是因动了善念而失败。直到最后,他为了傻根“天下无贼”的梦想,而惨死在贼王的铁钩之下。导演在电影的最后通过悲剧效果与观众形成了交流:人性中善的光芒是永恒的,值得我们永远追求。
即使配戏中,冯小刚也精心穿插了不少“善恶之辨”的流行话题。比如,王薄一句“开好车就是好人吗”的断喝,虽属“恶”的诘问,却无疑让人联想起多起宝马车撞人案。贼帮中的贼老大冷酷无情,心狠手辣,但他在“恶”与“恶”的较量中,接连遭遇背叛与出卖,最终也是“恶有恶报”。
当前,国产片市场正在艰难地冲出谷底,能把观众请到屏幕前就是胜利,就能给电影市场留下生机。毫无疑问,《天》片是一部计算精准的影片:从投资结构到演员组合,从剧情安排到外景选择,无不显示出出品方和导演兼顾多方观众、力求商业效益的良苦用心。
贺岁片概念的推出,本身就是为了彰显电影的娱乐功能。与前几年的贺岁片相比,《天》片的娱乐要素明显趋向多元:除了葛优惯常的“一本正经”以及范伟等人的插科打诨外,冯小刚大胆地添加了刺激性的动作片元素,让钢针、刀片等“小兵器”在手腕间飞舞。可以说,《天》片弥补了前几部贺岁片视听艺术性稍显不足的缺憾。
虽说是个俗套的主题,但《天》片将故事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更重要的是在曲折跌宕中彰显了人性的善良与人心的纯美。从主题到叙事方式,从娱乐性到时尚性,正是多元化让冯小刚取得了成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