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业务状况和未来走向以后,有位兄弟长叹了一声:“如果可以挑选一种死法,我希望是被钱砸死的,”并强调了一句,“我说的是美元。”而我的理想却突然发生了质的升华:“与其被美元砸死,还不如做个艺术家被饿死。”
在未来的岁月里,我的同学们继续倒腾车皮、走私汽车、石油换食品、食品换核潜艇、跨国结婚、拆分微软、重建世贸大厦……
而我默默地做了三张伟大的唱片,最后一张《拉链门事件》终于可以公开发行,著名乐评人说我是中国最早的电子音乐艺术家,既然是艺术家,所以当然还是没钱,还只能拿理想说事儿。
老天有眼,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想还是被钱砸死算了。
文艺青年的花样年华
作为娱乐世家,我们一家都深爱着文艺,我爸热爱样板戏,我妈最爱黄梅戏和越剧,我姐爱听流行歌,只有我是个例外,我小时候对文艺基本上没兴趣,偶尔听听相声和评书。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什么都优秀,所以我虽然骨瘦如柴、体弱多病,却兼任了班长、体育委员、文艺委员、数学课代表等多项职务,而且屡屡被迫代表我班我年级参加学校歌咏比赛、联欢会,仗着我的家学渊源,在六个班干部里我走调走得最近,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天生丽质难自弃,金子在哪里都是闪光的。
一来二去,我像所有的孩子一样爱上了流行歌曲,当时买一盘原版磁带是很奢侈的,我们一般用空白磁带翻录,听过了抹掉再录,一直到磁粉掉得差不多为止,谁家有一个双卡录音机那就牛大发了,串一盘带子能收五毛钱,生意还很不错。后来,我以学英语的名义让家里买了一台三用机,从此走向音乐新时代。除了磁带,另一个重要的传播手段是手抄歌本,我姐是这方面的专家,她的歌本不仅资讯新,而且制作精美、排版讲究,有大量从报纸杂志上剪的明星图片做插图,所以后来我姐从事媒体工作。我通过抄歌本学会了读谱子,后来为了和我姐竞争,我尝试着把听过的歌扒下来,很多年以后,我成了一个音乐人。
我姐在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城市上学,咨讯比较发达,每次回家都给我灌输很多港台的先进文化,我的第一盒卡带是她给我的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