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Paris; 塑料花儿盛开
我不在的春天,爱情走了
虽然我的行为只是一个构思
——我的音乐创作谈(续)
在《我的音乐创作谈》里,我谈到了我的音乐内涵,在续集里要讨论的是技术。如果票房好的话,我还准备写一个前传。
大家知道要混黑道,一定要学会一口流利的术语,也就是黑话,否则就会敌我不分、死得一丝不挂。我们搞音乐的尤其更甚,以下是一段经典对话:
紧密团结在以xxx为核心的摇滚圈周围。你搞什么的?
注意保持车距。我搞电子的。
高举地下音乐的伟大旗帜。做舞曲吗?
限高2。5米。不是,我做先锋电子。
让一部分人先摇滚起来。学院派还是地下的?
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算不上哪个派,什么都有一点。
大步流星奔小康。兄弟,爽快一点,到底具体是哪一种类型嘛?
限速45公里。如果非要说,我的音乐trip…hop成分比较多。
摇滚是先进生产力。trip…hop同志,我可找到你了。
靠,边停车。同志,我可找到你了。
我在大学的时候曾经想做一个满口黑话的著名乐评人,所以仔细研究过摇滚乐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生吞活剥了一些著名切口,一直到现在有时候缺钱花了,还靠这个混饭吃。因此我总是能保持自己的音乐屹立在潮流的前端,SORRY,实际是我总能用潮流前端的概念来解释我的音乐。比如我死乞白赖把自己定位成先锋电子音乐,实际上也许根本就是天津数来宝。
造成这种局面完全是因为历史的误会。我年轻的时候自学过一阵吉他,刚会三个和弦就出去弹唱骗姑娘了,居然得手,因此吉他技术就此停顿,多年来保持在第一把位弹唱流行歌的水平。前年一发奋买了一把牛比的电吉他,准备老骥伏枥,结果总共没弹一个半月。为什么说这是一把牛比的吉他呢,因为是著名民谣吉他大师胡吗个亲自帮我挑的,我想回头等我搬了新房子挂在墙上,好歹算一家具。上大学的时候,我组织了一个乐队,结果他们联合起来把我听出局了。因为他们不能接受我的朋克吉他技术,而乐队又实在不需要指挥和经纪人。九五年我一脑袋扎在电脑怀里,从此开始了电子音乐生涯,并于第二年获得了一次全国创作歌曲大赛的金奖,如果我脸皮够厚,我应该称自己为最早在中国做电子音乐的音乐人。实际上,我用电脑做METAL、GRUNG、INDUSTR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