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把我从梦中惊醒。醒来以后,我当然又气又恨,使劲朝它的屁股上踹一脚,它也不恼,只是温驯地掉转身子走了。
我与老牛逐渐有了深厚的感情。在家的时候,我总会把它牵到贾鲁河畔去吃草,直到它吃饱为止。放学回家,也总忘不了到牛棚去看看。后来家里修了房子,堂屋(正房)比过去宽敞了许多,偶尔我也会到牛棚里去待上一晚。遗憾的是,在我上大学的第二个春节回家后,就再也没有看到老黄牛。因为我们都出去了,家里没有人照料它,父亲把它给卖掉了。望着空荡荡的牛棚,回想过去与老黄牛相处的日子,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
我家里还喂养了一只灰色的小狗,是从西华县城买来的。刚见到它的时候,它便哼哼哈哈,摇头摆尾,围着我直转圈,似乎我们早就熟识似的。这只小狗个头不大,却很精明。
我们当地有一种小动物,叫“爬蚱”。爬蚱皮(蝉的幼虫)是一种中药材,用来治什么病,我不知道。因为它的药用价值,所以当地专门有人收购,一般是五分钱一个,运气好的时候也有一角钱一个的。爬蚱生活在地里面,我们经常去挖,然后卖给别人赚零花钱。每次去的时候,我们总是带着小狗。去的次数多了,小狗居然也能效仿我和妹妹的做法,见到有小洞,便用爪子使劲地往里掏,居然还经常能掏到爬蚱。
小狗的主动加入,不仅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还使我们的劳动增添了许多生趣。
我的妹妹可可,非常可爱,一家人都很喜欢她,有什么好吃的也是先留着给她吃,当时,妈妈养了很多的鸡,鸡蛋就留给妹妹增加营养,即使家人过生日,也从来舍不得杀了吃。对于鸡的喂养,我特别尽心尽力。那时,家里粮食少,我就去捉知了,还琢磨出了不少捉知了的方法。起初我们是把铁丝捆在一根棍子上,用马尾巴装成一个套子,然后用套子去捕捉。后来就把大扫帚的竹枝拆下来,在枝头上蘸上黏黏的面筋,再去粘知了。这种方法很有效,因为知了的翅膀很薄,一旦被面筋粘住,就再也跑不掉了。只是用这种方法要眼力好。
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养鸟,斑鸠、麻雀、鸽子都曾经是我的宠物。当我成了村里的“孩子王”之后,我就交给玩伴们一个任务:为小鸟寻找食物。在离村小学不远的地方,有一片洼地,洼地里面是沙地,上面密密麻麻有许多针式的小洞。小洞里面藏着许多背上鼓起、形如骆驼的小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