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上小学二年级,家里还没有发生变故,妹妹“小不点”还没有来到我们家。
那次,我和小伙伴们玩耍时,赢了很多很多玻璃球。我把赢到的玻璃球又转手卖给了小伙伴,总共挣了十多元钱。
可那次只有卖出没有买进,从严格意义上说算不上生意,但挣钱的意识似乎从那个时候已经开始在我身上埋下了种子。
自从妹妹来到这个家后,特别是妈妈的离家出走,使家里的重担一下子就压在了我稚嫩的肩膀上,家里的生活来源也只有靠我自己来想办法解决。
没有人能让我们的生活换一个样子。当常人无法想像的生活困窘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发现,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怎么走,都要靠自己。因此,尽管年纪还小,但是生活的磨难让我明白,要靠努力才能改变我的家。
我开始想办法去解决我的问题,这时候,我的“生意头脑”开始发挥了作用。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找到我们乡镇附近的一家冰棍厂,想利用星期天和暑假,在附近的村庄走街串巷,叫卖冰棍赚点钱。
小学的学业不重,每个星期天,只要天气许可,我都会用自行车推着冰棍,到各个村去卖。刚开始,我的生意并不是很好,但很快我就发现,原因是农村的孩子一般都没有零花钱,更没有多少现钱,而所有卖冰棍的都只收现金,当然包括我在内。虽然每个孩子都想买冰棍、吃冰棍,但没有钱买,冰棍的销量就自然很低。于是我就天真地想:要是每个想吃冰棍的孩子都能有钱吃到冰棍该多好呀!我的生意自然会很好呀!
有一天,一个小朋友手里拿着一个鸡蛋问我:“我能用我的鸡蛋换你一根冰棍吗?”他的这一句话让我一阵激动!我二话没说给了他两根冰棍!因为他的问话提醒了我。在农村,基本上家家都喂有家禽、有存下来的粮食,如果我的冰棍可以用粮食和鸡蛋来换的话,那基本上所有的小朋友都可以从家里拿点粮食、鸡蛋或鸭蛋来换冰棍吃呀!这样一来我的冰棍销量不是一下子就提高上去了吗?最让我激动和兴奋的还不止是这个,因为我经常到街上卖鸡蛋,知道鸡蛋的价格。那时候鸡蛋的价格是三毛一个,而冰棍的价格是一毛一个,批发价是五分。小朋友们都认为一个鸡蛋只能换一根冰棍,一般一个鸡蛋我换给他们两根冰棍,他们就非常满意非常开心了。这样算起来换鸡蛋要比收现金利润高多了,只不过我自己多了一道再去乡镇的街上卖鸡蛋的程序罢了!
后来换的鸡蛋多了,我又发现,在街上卖鸡蛋有一定的量的时候,可以论重量卖,比一个一个卖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