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我根本没有时间来料理它们。
父亲的衣服经常弄脏。我白天没有时间,就留到晚上给父亲洗,等父亲睡觉后,把干净衣服放在父亲的床头,再把脏衣服悄悄换下来。
父亲的衣服经常被树枝什么的剐破,这时候,我就像“妈妈”一样穿针引线为父亲缝补衣服,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不习惯,手指几次被针刺破,鲜血就渗出来。
父亲的病时好时坏,有一段时间,他的病情在夜间经常发作,发作起来就拿着家具到处乱砸,闹得整个村子都不得安宁。看到父亲发病,我的心里就像刀割一样难受。
由于经济拮据,我不敢去西华县甚至镇医院为父亲看病,就只好带着父亲到附近的乡村医生那里看病。附近的孙医生知道我家的情况,有好几次,坚决不收他钱,但我还是将身上仅有的几元钱塞给了孙医生。
有一次,父亲的病又犯了,家里一分钱也拿不出来了,我急得焦头烂额,没办法,就从附近的诊所买些镇静剂,一路小跑回到家里。可是疯疯癫癫的父亲却怎么也不愿意喝。
“爸,喝了吧……”
父亲却把盛着药的碗摔在了地上。我只好再拿来一只碗,耐心地想办法哄着父亲喝下去。
农村人的朴实就像脚下的泥土—;—;默默无声却坚实厚重,周围邻居的帮助是出于本有的善良,根本没想到过什么回报,看到我家的难处,村里人都很同情。我上学去了,邻里的伯父伯母、叔叔阿姨就帮着照顾妹妹的吃喝,看着她玩耍。如果不是这种淳朴的乡情的帮助,也许我根本就完不成初中学业,妹妹也不会到今天。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乡亲们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至今,我都无法忘怀乡情的那份厚重。
为给父亲治病,我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然后四处借钱。住在我家隔壁的八十多岁、长期卧病在床的五保户赵奶奶在得知我家的情况后,她泪流满面。她对我的另外一个邻居说:“小会可是个好孩子,要不是他每天放学给我轧水、扫地,陪我说话,帮我吃药,我哪能熬到今天啊!老天爷为什么这么不公啊?”她边说边哭,边从枕头下面颤巍巍地摸索着取出卷了一层又一层的破手绢,塞到我那个邻居手里,里面是她平日节省下的九块半钱。她说:“你赶紧替我把钱交给小会,这苦命的孩子更需要钱呀!”也许,我那些世世代代在土里刨食的乡亲们无法提供更多的帮助,可是他们一句饱含深情的问候话语,都让我今生今世无法全部报答。
在很多人的帮助下,我上初三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