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亓诵矶嗄辍K笔贝Υだ潘薏咦潘?br />
有段时间,付涛常和别人说起在他心中珍藏已久的“经理梦”。于是,大家都识趣地称他为“总经理”。因为付涛姓付,有人干脆称他为“付经理”。还有人故意将“付”字拉得好长,仿佛是在提醒他即使做了总经理也永远不过是个副经理。
付涛觉得自己真够倒霉的,姓什么不好,偏偏在百家姓里拣了一个可恶的“付”字。但是,不管怎么说,付涛比起那些姓王姓陈姓杨的人要幸运得多。水手长姓王,别人常在背后骂他“王八蛋”,后来他果真戴了一顶绿帽子;陈青山姓陈,别人都认定他是陈世美,即便现在不是,以后必定是;大台姓杨,名伟枪,别人偏将“枪”字枪毙,取谐音“阳痿”。中国人的嘴巴确实利害——上下两张皮,翻来覆去,能说会道。
其实,付涛也知道那个经理梦不太现实,所以并不在乎别人如何称呼自己。倒是这些形形色色具有身份象征的称谓,还真让他找到了那么一点做经理的感觉。看着付涛飘飘欲仙的神气样,旁人妒火中烧,担心自己的一句“付总经理”令付涛交上好运,从此官运亨通。不知从何时起,付涛被罢了官,又回到了“守财奴和“老色鬼”的行列。直到这时,他才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什么总经理,只不过是置身于千千万万人中一个极其普通的小人物罢了。
翻开历史,不难发现:凡是告别远洋的人大多在陆地上搞得有声有色,过得有滋有味,混得有模有样。有位姓陈的船长业务好,英语棒,年年被公司评为先进人物。老实说,公司里缺的就是这样的人才。但是,即便你是人才,想进公司也得有门路。没有门路,你越是有才,就越是犯了职场大忌。要知道,公司领导向来妒贤嫉能。你一踏进公司大门,无形中就对他造成了威胁。如其让你去抢他的饭碗,倒不如一开始就将你拒之门外,让你无机可乘。所谓“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只不过是公司领导空喊的口号,用来掩人耳目罢了。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在”的混乱局面。这也是众多企业在人才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致命缺陷。无论是在生意场上,还是在职场上,“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都不失为先死而后生的上上之策。后来,陈船长索性辞了工作,下海经商。因为资金有限,刚开始他只是从航运公司租用一条船的一两个舱位,从中国运白糖至古巴,一倒手,竟也能赚个上百万。就这样,日积月累,财源滚滚来。短短几年内,他便注册成立了自己的船公司,并拥有十几条万吨巨轮,个人净资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