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干练到真正能够填补上已逝的怡亲王长久以来留下的那个空缺。胤禛还破格启用了一些新的官员。璇玑猜度着,他可能亦是在做人才储备,希望通过这些能臣的兢兢业业,可以使朝务顺利交接。
十二年八月,西北的战事终于有了结果。准噶尔部请求议和。由于对西北用兵使朝廷连年开支巨大,胤禛亦无恋战清剿的意念,便派了侍郎傅鼐、内阁学士阿克敦、副都统罗密前往准噶尔办理议和事务。
西北的战事一结束,朝廷也卸下了长久以来背负着的这个沉重负担,从整体上来说又开始有条不紊地沿着上升的趋势发展。
倒计时的日子如同一支被满弓射出的利箭,攸然而过。当历史走进雍正十三年,璇玑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她更加无微不至地照料着胤禛的生活起居,更是充当起了他贴身医生的角色。
胤禛看璇玑越发地小心周到,便猜出了其中的缘由。然而他并没有挑明,依旧如往常般听政理事。
十三年的六月,胤禛偶尔会出现肠胃方面的病痛,但是经过医治,都有了好转。到了七月中,他的食欲忽然减退,用了大量养胃健脾的药补、食补,终于又有了改善。璇玑看他近来的毛病一直出在肠胃上,便更加仔细地监督他的饮食。
八月二十日,胤禛听政时觉得有些眩晕、心慌,并没有其他症状,璇玑以为他是劳累所致,便强迫他早早安歇了。可二十一日那天,本来天气早已进入了凉爽的秋季,可胤禛却觉得体内一阵阵的燥热,口舌也干得如同要着火一般,便命御膳房给他进了一碗冰粥,趁璇玑不在的时候吃了下去,顿时觉得津凉爽口,通体畅快。待璇玑不久后回来得知他的这一举动,又气又急,狠狠把他训了一顿。胤禛自知理亏,只得老老实实承认了错误。
璇玑的内心越来越不安,幸好当天胤禛并没有什么不适。可到了二十二日凌晨,正睡着的胤禛忽然醒来说觉得恶心,璇玑还没来得及喊苏培盛去请御医,胤禛便呕出了一口夹杂着细茶渣似的暗血①,伴随而来的是阵阵剧烈的胃痛。
太医院里有资格给皇上看病的医师们全都赶了过来,经过了一番诊视,他们验证了璇玑的猜测:这是胃出血。
璇玑近乎焦躁地反复问太医们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太医们回顾了皇上历年的医方,得出一个推测:皇上长期以来体内湿毒强盛,为了祛湿毒,用过各种补肾益阳的药物,而这些药物多少都会刺激到肠胃。再加上皇上曾经服用过丹药,丹药中的一些东西也会刺激到肠胃。这些经年累月的刺激,导致了皇上经常会出现肠胃方面的问题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