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儿子,是万万不能让他重蹈覆辙去趟这道混水的。再者,这璇玑虽无名分,却早已是大行皇帝的女人——这件事宫里的人多是知道,不过都避而不提罢了。新帝如此把她当作贴身侍女般留在身边,迟早会招致难听的闲话……
不行,一定要去劝劝皇帝打发璇玑离开才是。留下她,便是个潜在的麻烦。
太后钮祜禄宛茗一时间便拿定了这个主意。
那个性情柔嘉的儿媳妇是指望不上的,只有她亲自出马。
然而,当她以太后和额娘的身份去劝诫皇帝时,皇帝的反应却让她心寒。他一如往常地对她恭顺有礼,一如大行皇帝在世时母子俩的慈孝无间,只是就璇玑这件事上他不肯让步,说什么曾领下过皇考的旨意,要代替皇考照顾璇玑姑姑。
鬼话!她不能相信皇帝的这番说辞。大行皇帝驾崩前她也在场,并没有听到过这样的旨意。
可她并没有当场拆穿。她知道,在皇帝的心中,脸面之事最大。任何事,即使是他错了,也不要当面揭穿,而要从另一面找到一个解决的契机,慢慢让他接受。她一向了解这个儿子。
她派人暗地里打听璇玑那边的状况,却得到她自大行皇帝驾崩后就无心恋世的消息。太后觉得欣慰,璇玑会有这样的反应才是正常。太后又觉得有些嫉妒,她从来不知璇玑竟然如此地眷恋着大行皇帝。
新帝给予她的如同大行皇帝当年给她的,除了他会尊称她一声“姑姑”。看似皇帝还没有如同大行皇帝一般把她当作妃嫔对待……
想到璇玑那张一直保持着青春的脸,太后忽然在心中大叫不好。她怕,怕哪天皇帝犯下离谱的错误,越陷越深……
绝不能留这个璇玑在皇帝身边。
这是太后第二次下了同一个决心。
太后第二次请皇帝来到自己的慈宁宫,告知他想要调和自己一样经历过康雍两朝的璇玑到自己身边做个伴儿,她甚至轻松地笑着给皇帝讲了圣祖四十三年她和璇玑第一次在畅春园见面的一些事儿,并告诉他璇玑当年就特别喜爱齐妃的儿子弘昀。这样一来,一是表示了自己和璇玑的熟稔,二是暗暗提醒皇帝,虽说同是大行皇帝的儿子,可跟齐妃的儿子相比,璇玑并不曾那样亲切地待过皇帝,虽然如今齐妃的儿子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