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又问她为何会如此对待泰陵和阿哥园寝,她也只是笑笑,答道:“这一父一子不容易,让人心疼啊。”
人们笑她傻,竟然心疼起古人来。
一九五四年,为了保护清西陵及其周边文物古迹,国家在当地成立了“清西陵文物保管所”。村民们看她困难,又似乎对这里很有感情,就叫她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做的。她去了,得到了在泰陵看门、打扫的工作。
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三年自然灾害,整个国家都陷入饥饿和灾荒中。陵区周围能吃的野菜不待长好就被摘去吃了,甚至一些树木的嫩芽也一早被撸净,成了人们腹中的食粮。好些人家搬离了这个山坳坳,以求生计。
有好心的村民劝她走,她依然摇头,只说这里就是家,走到哪儿终究还是要回来。
又过了几年,国家再次陷入内乱,全国上下被这场红色的革命风暴所席卷。幸而清西陵的所在地偏僻又不算出名,所以这股怀疑一切,打倒一切、毁灭一切的狂潮并没有立即给当地的古迹带来多少灾难性的恶果,村民们也仍然过着相对平静的生活。
然而忽然有一天,一群穿着黄军装、扎着武装带、挎着帆布包,手持小红本的革命小将不知从何处而来途经西陵,便群情激愤地冲进了毫无防备的泰陵陵区,向泰陵的隆恩殿进发。
正在殿内打扫的思珍听到外面的齐声高歌,抬头看到正要进隆恩门的革命小将们,便连忙让喜欢每天跟着她在陵内玩的五岁的狗娃赶紧喊管理所的人来。狗娃一溜烟地往外跑,出门的时候正被小将们堵住。可狗娃聪明,用手抹了一把鼻子下挂着的黄鼻涕,就向逮着他的那个小将胸前的毛主席像章抓去。那小将觉得恶心,连忙推开狗娃,狗娃也趁机跑了出去。
思珍手持扫帚站在供奉着胤禛和兰慧牌位的明间前,挡住了革命小将们。
“你是什么人?!”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子,大概十五六岁的女孩出来质问思珍。
“清西陵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思珍沉着气回答,可她仍然能感觉到身上有一种由巨大的紧张而带来的战栗。
“我们是革命小将,是来宣传先进思想,打倒一切封建腐朽,扫灭一切牛鬼蛇神的!你最好配合我们的工作!”另外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站了出来,严厉地对思珍说。
思珍暗暗吸了口气,也大声回答他们:“这里没有牛鬼蛇神!这些也不是什么‘封建腐朽’!这是国家的文物古迹!是受到国家保护的!”
“这里面埋的皇帝就是封建地主阶级总头目!他不封建谁封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