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驾驶员打听了一些进入sè;拉寺的注意事项,因为他来得有点晚了,售票处已经没人了,他正打算明天再来时,三个年轻人也下车来到sè;拉寺men前,他们三人看了刘浩一眼,其中年长一点长得很普通的年轻人问刘浩:“你好这位朋友,你也是来看辩经的吗?”
“是呀,不过好像我来晚了,还是明天来吧。”刘浩说完准备离开。
刘浩刚一转身,看见从街边的巷口里走出一位身着藏族服饰,脸上还有高原红,但很jing神的xiao伙子,离着老远就热情的跟刘浩身后的三个年轻人打招呼:“王辉你们怎么不进去呀?”
刚才和刘浩搭话的年轻人就叫王辉,他回答道:“这不等你的吗,正好这位朋友也想进去,你带我们一起去吧。”
这时候在刘浩身后的王辉用手指了指刘浩,走过来的藏族xiao伙子看见了,很热情的说:“好吧,那就一起去参观。”
刘浩赶紧转过身来对王辉道谢,才来的藏族xiao伙子叫扎西,是当地的导游,人很健谈,他说这个点来sè;拉寺游览可以省下men票,因为辩经开始后,就不再售票,而到了下午四点半,辩经进入尾声,所有辩经的僧侣开始集体诵经,管理开始松懈,游人可以不买票进入。
而王辉三人都是单独来西藏寻梦的年轻人,他们不是什么大款,进藏前都是jing打细算的,在国际青年旅社住的时候王辉发了一个约伴的帖子,结果就认识了另两位志同道合的驴友,为了省钱三人共同找了一个导游,在扎西的指点下进行经济实惠的西藏之旅。
扎西带着他们先到辩经场,没有进去只是在men口让他们往里看了看,果然看到所有参与辩经的僧侣都聚在一起诵经,然后他介绍说,所谓辩经,就是藏传佛教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问答的形式来jiao流学习心得领悟佛法。
辨经时的动作据说都具有深刻的意义,比如在每一个提问前都要先说一个“底”,再将右手向后高高扬起,和左手相拍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将右手向下伸向对方后拉起。那一声“底”相当于开启智慧,因为在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而他的心咒是“嗡阿热巴杂拉底”,“底”音可以启请心中的文殊菩萨来开启智慧。
高扬着的右手则说明文殊智慧就在身后。二手相击,有三层正意一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世间一切都是众缘合和的产物;二为掌声代表无常,一切都稍纵即逝;三为清脆的响声击醒心中的慈悲和智慧,趋走恶念。右手向下后又拉回,是希望通过自己内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