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在真实的基础上,没有任何虚假成份的隐性采访,对观众来说是技巧,而不是欺骗,是记者为了揭示社会阴暗面而迫于无奈使用的一种手段。
图19:冠生园发霉月饼馅
几年前曾经轰动全国的南京某糕点厂家用“陈年老馅”制作月饼的新闻,至今提起,恐怕大多数人还记忆犹新。为制作这条新闻,记者前后历时两年之久。第一次偷拍,只拍到月饼厂的一些陈年老馅,并没有陈年老馅做月饼的过程,没有抓到“犯罪现场”,库房的陈年老馅无法证明是用来做现在的月饼,没有证据、没有过程,但电视恰恰所需要的就是这种过程,没有拍到这种过程,偷拍是没有意义的。因而没有被准予播出,没办法,只好花上一年的时间重新策划,第二年再进行偷拍。电视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能用影像来说明问题,用一年的时间来等待证据,只为了让观众看到过程、了解过程,增加新闻的真实性。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曾就隐性采访指出:“无论如何,秘密调查都是一种欺骗。新闻不是欺骗的通行证,我们不能以目的正当为由而不择手段。秘密调查不能用做一种常规的做法,也不能仅是为了增添报道的戏剧性而采取的手段。这段话曾引起很大的争议,有人为此表示出疑问:《新闻调查》既然认为隐性采访是一种欺骗,但是为什么诺大一个中央台,《新闻调查》栏目使用隐性采访的次数要超过其他的栏目,甚至可以说是每次的批评报道都是用隐性采访来进行?如果这是一种应当冷处理的不恰当采访手段,那么打开电视机,翻开节目表,为什么还是会有高收视率的《每周质量调查》、《今日说法》等等栏目活跃在观众面前呢?
如果说是为了迎合观众口味,提高收视率而采取隐性采访,那么是实属不该,因为提高收视率的途径有很多,不仅仅是隐性采访能做到这一点,如果说是因为批评报道只有通过隐性采访才能获得真实的新闻资料,那么就更不应该了,大家都知道,在隐性采访中,必须要采用很多的手段才能使被采访对象能够全盘托出实情(当然必须声明一点,这里所说的手段使正当的、合法的),而且隐性采访本身就是一种手段,既然一开始就对隐性采访予以了否定,为什么不能从自己的观点出发,以一种纯粹的目的,纯粹的手段来采访呢?现在一方面对隐性采访予以否定,另一方面又大肆运用此种手段进行采访,这不是“贼喊捉贼”吗?
有人说,虽然记者采用隐性采访并没有犯法,也确实将一些不法行为曝光于大众,但是,记者们隐去了身份,使被采访对象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