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城市也有它好的一方面,比如它的包容,它收留了我,还有许许多多的流浪者。当然它也不得不包容,这些外来者创造的价值以及他们的市场占有率,它又岂敢小觑呢?同时它又是绝对排外的,看看高考分数线以及毕业分配大学生就知道了。说这些干什么呢?与本案无关。
我想说的是,没有个性特点就是这个城市的特点,容百江、纳百川之后,一切看起来都不那么纯粹了。就像遍地开花的“成都小吃”吧,吃到嘴里总不是那个味道,挂羊头卖狗肉的事儿已经不新鲜了。求同存异是这个城市的特点,结果就莫名其妙求得大同了。当婚姻这样的人生大事被认可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当婚姻之外的情感,抑或生理需求被认可为是一种理所当然的生活分支,这个城市就旗帜鲜明地担当起了楷模城市的代言人,一种新的文化就此诞生,呈辐射状向四周快速扩散,直达每个城市、乡村,直达国界碑。中国城市必当如此才能进步、繁荣、走向世界!
没落,这个名词不过是一些重度忧虑症患者自欺欺人妄想到的一个名词罢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繁华都市怎么可能是在走向没落呢?这不是危言耸听吗?“曲线救国”难道不是所有人的愿望吗?经济繁荣不是代表着民族的振兴吗?难道人们更爱枪支,不爱和平?
这个世界悖论横行,谁人能说只有自己是对的,而别人就是错的呢?“平等、民主、自由”的意思难道不是说人们可以自由地堕落、自由地背信弃义吗?
记得在两年前,在认识阿杜之前,我还经常上网的时候,偶尔也会冲进聊天室自说自话一回。不管对面坐的是人是鬼,也不管他为什么会满嘴喷粪,我只管像那个伊朗长老一样自说自话,就像一个典型的幽闭症患者那样吧。有一回,遇见一个老实巴交的男人,我如此判断是因为他笨嘴拙舌,还不懂得甜言蜜语哄女人。女人的爱情大多是甜言蜜语哄出来的,看来,他还没有深谙此中道理。于是,在掂量权衡了安全之后,我就像抗击非典的勇士们那样大无畏地留下了自己的电话。那个老实人为此感动了很久,在电话里他几乎是感激涕零地说,“我以为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一个人可以信任了,现在我想,有。”但我们并没有见过面。每次电脑病毒侵袭之前,他都会发短信给我,提醒我那天不要开机。后来认识了阿杜。再后来,他约我出来坐坐,我却没时间见他,忙阿杜一个人我都快忙飞了,哪里还有时间见他?终了,我还是验证了“人是不可信任”的道理。现在懊悔也已经太晚了!人之间的信任度就是这样一点点、一点点被降低的,我也算为此尽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