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会弄脏了自己的屋子却并不担心门廊公共地方会被弄得乌烟瘴气,并且,房门前煮食既方便又可以多占点应该占的地方;屋里走廊的一些通道上有的也搭起了鸡舍鸭舍;有的又竟在放着花盆的天井里圈着猪。香的,甜的,辣的还有臭的,馊的,腥的混合在一起,构成了这农居的大杂烩。人们都在这热闹的气氛中陶醉了。
土改工作组离开后的第二天,陈兰英的哥哥在厂里收到了有人转交来的周树和的遗物和一份遗书。几天后他转给妹妹,陈兰英哭得死去活来…………
第三回 娇弱娘嫩草经霜;周汉华更名易姓
土改的热闹很快就过去了,岭塘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秋收到了,人们迎来分田后的第一个收获季节,男女老少都全力投入了紧张而欢快的劳动。田野里到处晾着一扎扎的禾杆,禾坪上到处晒着金灿灿的谷子。天变得宽了,地变得阔了,山却变得模糊起来了。
陈兰英三口人分得一亩半稻田。她带着两个孩子,大的儿子在上学,小的女儿还没有一岁。她没有去劳动,把稻谷给同姓堂嫂陈洁珍去收割了。土改以来短短的两三个月,她和家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福源楼被分了,婆婆和二妈及三妹四妹都住到破烂的易屋去;她因为不是地主份子,母子女三人留在福源楼分剩的三间房子。两间是卧室一间是厨房。厨房是原来的厨房,卧室还是原来她居住过的房子,但家具等东西都没有了;三妈因是孤身只人,又是土改前一年才嫁来的,也不属地主份子,所以在福源楼也分留一间半房子。兰英的两个孩子还小,三妈就跟她住在一块,平时总算有个照应。一家四口,粥一餐,饭两顿,买米种菜,抬水担柴,白天黑夜,黑夜白天的学过着日子。
光阴荏苒,岁月蹉跎,不觉梧桐落叶,第二年的深秋到来,秋收又开始了。
“梆梆梆;梆梆梆------”
这是村里互助组上下工的梆声。今年的秋收与过去不同,农民的劳动按照上级指示组成了互助。翻身楼有六个互助组。人们基本上按照原来祖屋的姓氏形成劳动组合,并且把晒谷的禾坪也一户一块地划分了。也有几户是与邻屋的妯娌凑组的,上下工便要统一听梆声。这梆声唤醒人们起床,催动人们出田上工,舞镰挥禾;也催促人们下工回屋,洗锅造饭。梆声带来了大地的喧闹和沉寂,也带来了农家的奔忙和快乐。
梆声也敲开了陈兰英家里生活的另一种节奏。
忽一日,婆婆和三妹被大姑子回来带走,到省城她工作的地方去了;又一日,二妈和四妹也回到湖州的外婆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