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我照例问她:“您说中文吗?国语?”她说:“是。”
我这下如释重负,也想不起来MoveOn准备的那个说辞,直接就问她:“您打算今年11月2日去投票吗?”
她说:“会啊——你们是?”
我连忙解释说:“我们是来自MoveOn。org的义工,是来做调查的。我想问一下,您打算投票给谁呢?布什还是克里?”
她说:“哦,是这样的,我投不了票,11月的时候我在中国大陆呢。”
我又问:“那如果您可以投票的话,您想投给谁呢?”
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克里。”
这下我兴奋起来了,更神奇的是,诺亚在旁边就像听懂了我们的话似的,从书包里掏出一摞纸来,对我说:“问她是否需要缺席投票申请表。”
我问了之后,她说:“我不需要。我跟朋友说了,他可以帮我处理投票。”
我有些奇怪,又说:“这里就是缺席投票表,你填了就可以投票了,不用找其他人了。”
她说:“填了这个就可以了吗?”我却也不太有把握,又问诺亚,诺亚解释说:“这只是缺席投票申请表。你填了这个之后,我们帮你把这个交上去,然后政府会把缺席投票表给你寄过来,你就可以缺席投票了。”
我这才知道我搞错了,连忙给她解释。她大概也觉得麻烦,说:“算了,我还是让朋友帮忙处理。我都托好人了。”
我说:“那谢谢您支持克里。”便和诺亚离开了,一路上给他解释说,中文姓名的英文拼法,中国内地和香港是不一样的,所以从名字上往往就可以推测这个人是来自中国内地,还是香港。不过这门学问就太高深了,诺亚听来听去也没明白。
显然,这栋楼里的中国人大部分来自香港,采取中国内地的拼法是少数。不过既然开张过一回生意了,下面我按图索骥,一个个来就是了。
幸运的是,下一个为我们开门的老先生虽然很明显是香港人,但也说国语。我介绍了来意后,他热情地邀请我进去,我推辞不过,只好和诺亚进去了。他让我们在沙发上坐下,自己进里屋拿出一张卡片来,问我们:“凭这个可以投票吗?”
我看了一眼,上面写着“投票证。”诺亚看过后说:“可以,凭这个就可以了,如果您上次就是在这儿投的话。”我给他翻译过去,那个老先生说:“是的,我上次刚刚在这里投过票。不过,前几天我在华盛顿街看见中华妇女联合会在办选民登记,我就又登记了一次,有关系吗?”
诺亚说:“没关系。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