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参加了他们的邮件组,知己知彼么),要求支持者去投票。但是互联网使用者中,以支持克里者为多,所以这次的网站投票,仍然是爱德华兹胜,只是优势不像上次那么大而已。
两天后举行的第二次总统候选人辩论,形式变成了观众提问。观众都是中立方选出的中立选民,每人给两个候选人各准备一个问题,由主持人来挑选。候选人的回答时间和上次是一样的,即2分钟回答时间、90秒回复时间及可能的各30秒再回复。由于问题是观众来提的,因此论题不限,角度也不限。
事实证明,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集体的力量也是无穷的,这些观众从四面八方的立场提出的问题,如果不比名牌主持人苦心研究出的问题更好,至少更“新鲜”。比如有人要求克里直视摄像机,“用简单和明确的语言”,承诺在他的一个任期内,不给年收入低于20万美元的家庭加税;有人要布什举三个意识到自己错误的例子,并讲一讲是如何纠正它们的;还有人引用家人在国外旅游的经验,表示担心外国人对美国人的恶感。这些问题大都有鲜明的个人色彩,不像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学究气太重。我一直耳闻,知识分子倾向于支持克里,大老粗倾向于支持布什,以前总是对这种现象不以为然,现在我发现,平民百姓的语言就是更有亲和力,无怪乎抛开政策不谈,就个人来说,美国民众更喜欢布什。
辩论后的分析和采访中,仍然和以前一样,双方都各自宣称获胜,中立评论者则大多说双方表现都不错——虽然在我看来,其实是双方表现都很糟糕。大家都是一团和气,揭丑的重任最后自然落在了“周六夜直播(Saturday Night Live,以下简称SNL,一个搞笑娱乐的电视节目)”身上。
SNL的本季度开场秀,就是模仿总统辩论,有人摹仿“节目主持人”说:“我们的规则是,每个人都有两分钟时间回答问题,然后布什总统将把所有问题都引到“9。11”上去,而克里参议员将提醒您他在越南得到过的勋章。”
在对第二次总统辩论的模仿里,“布什”总是上窜下跳,挤眉弄眼,屁股坐不住似的,而“克里”仍然手势不断,尤其是在说到“大规模杀伤武器”时,就用手画箱子状,说到“核武器”时,就用手画导弹状。至于内容,对布什的嘲笑除了拿他的“inters”(布什在辩论中把互联网说成了“互联网们”)口误做文章外,还让布什扮演者大义凛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