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无法保护我们的安全。事实上,后来基地组织的人说,如果早知道“9。11”会导致阿富汗战争,把塔利班赶下台,把他们撵得满山钻洞,他们就不会策划“9。11”了。正是因为克林顿政府对恐怖袭击的反应太软弱,才鼓励了他们!”
我只好向车里的杨蕙招手,把她叫了出来,对他们说:“你们看,她是来自纽约的,可是她今天也到这里来做义工。为什么遭受了恐怖袭击的纽约人并不支持布什呢?因为她们知道,布什的战争计划是错的,并不能有效地阻止恐怖分子!”
这下双方人数相当,又一场混战,不过我们看看时间耗不起,反正也不可能说服他们的,便及早抽身退出了。
随即我们开了大约10分钟的车,来到地图所标的地方。我们所需负责的共有五个街区,不过那个地图标得太简略,其中有条黑线,我怎么也找不到实际所对应的路,走到那里一看,只是一片草地,问了当地人,他们也不知道有这条路。最后我才醒悟过来:原来这条线所代表的是选区间的界线,根本就不是路,克里总部的义工忘了跟我们说明了。
他们准备的户访说辞也是过时的——是用来进行说服对方的,而我们今天来的地方据说是个“很民主党化”的地方,只要提醒大家去投票就行了。这个任务不难,没有说辞模板我们也能行。由于杨蕙以前做过户访,而我并没有在郊区户访的经验,因此我建议,我们一起行动,我先说,她再补充。
我们敲开的第一户人家,来开门的是位老年女士。我说:“您好!我们是来自克里阵营的义工,想问您是否会在11月2日去投克里一票?”
郊区户访记(2)
她说:“当然会去!”
“太好了!”我一面递过去一套克里的宣传资料,一面又问她,“那您在投票日需要帮忙吗?比如我们来开车送您过去……”
她说:“不用了,我自己可以过去。”杨蕙又问:“那您需要插在庭院里的大牌子吗?”
她说:“好啊。”我连忙跑回车里,拿出四个大牌子来,送了一个给她,其余三个让杨蕙先拿着,省得以后常常要跑回车里。我们谢过了老太太,老太太也谢过了我们。
下一家来应门的是一位黑人老头,他也爽快地说,会去投克里一票。我们照例给了他宣传资料,至于庭院标语牌,他说不用了,“反正这里是民主党的,放那个也没啥大用。”
他说得没错,就在下一家,草地上早已插上了大牌子,虽然不是“克里——爱德华兹”,而是另一位民主党候选人,不过我们也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