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求,对外很容易变成霸权主义,对内很容易搞出个《爱国者法案》来,以国家安全的名义侵犯公民权利。
我对美国政治不敢恭维的第二点,是他们对候选人个人品格的包装,有时甚至超出了对政策的讨论。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全国大会,都基本上开成了造神大会。两大党在这次选举中的攻击,也有相当一部分火力集中在对手的人品上。共和党在这方面做得尤其成功。
我想这可能是由于各候选人的政纲都比较复杂,一般选民没空也没兴趣去仔细了解,因此除了几条“减税”、“反战”式的口号之外,很多兴趣就集中到候选人身上来了。所以,在这次大选中,我很喜欢那些草根政治活动,但高层的人和事,我则觉得更像一场大戏。双方卯了劲演出,争取自己的“票”房超过对手,全国大会开得像堂会,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辩论的娱乐效果也不在相声之下,电视里满是正面赞扬和负面攻击的广告,我觉得这与其叫选举,不如叫选秀。
我并非反对政治的庸俗化、商业化,我认为这些其实有助于使政治更加世俗化。我反对的是政客们在做一件世俗的事时,却安上一个崇高正义的理由,而全社会都对此不以为怪。当政府这个世俗机构要选举管理人员时,人们却仿佛在选举教堂的牧师。这是中世纪政教不分的心理残余。我认为我们应当让属于耶稣的归耶稣,属于恺撒的归恺撒,政府绝不可限制人民的信仰自由,人民也绝不能把政府看作我们的牧羊人。
在我看来,理想的政府应当是完全世俗化的政府,理想的选民也应当是完全世俗化的选民,对候选人的考量基本上是出于利益计算,而不应当被各种假大空的言辞所迷惑。
当然,选民手中的这一票属于她自己,她有权以任何标准来决定如何投票,包括候选人是否言辞中听、是否英俊、是否人品伟大。当选民认为人品是压倒一切的价值时,她用投票给看上去最诚实的候选人的方式,来捍卫这一价值观;或者如果她宁愿用选票来做戏票,看电视上斗猴,我也只能尊重她所作出的任何选择。
同时,我必须承认,我在参加草根政治活动,也曾多次陷于这种非理性情绪而不自知。假如我手头有这个选票,恐怕也会经常把理性扔到一边,凭感觉来投票,先过把瘾再说。这大概是人性使然吧,不能过于苛责,我想美国人民的政治智慧也绝对远在我之上。
大戏观后感(2)
我对美国政治最不满的一点,还是民主制度对个体的压迫。这种压迫体现在两方面。对于政治参与者来说,为了赢得选举,他们不可能单打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