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那条同性恋街…莫扎特的伤心地
题记:每年六月,巴黎同性恋大游行从玛莱区开始,“同志们”的游行队伍彩旗飘飘,在这条古老的街区,曾经有一代音乐大家—莫扎特的身影。
提起莫扎特的巴黎住所,可能要说到一个即时髦而又敏感的话题,它的概念是不辨男女,专谈感情,因它而起的争端每年都吸引着全世界人的眼球,这就是以同性恋聚居地而闻名的巴黎四区同性恋街。
巴黎四区,是巴黎廿个区域里最好的街区之一。巴黎四区东面有被称为世界四大著名歌剧院之一的巴士底歌剧院,西面是巴黎市政府,稍过一点儿就是闻名于世的卢浮宫。北面是法国文化和法兰西民族的发源地…圣路易岛和西岱岛,巴黎圣母院便坐落在西岱岛,圣路易岛和西岱到岛现在还是法国文化政治各界名流的“必居之地”。四区的南面是以现代风格著称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四区一大部分属于玛莱区,玛莱在法语中是“湿地、沼泽”之意。自十六世纪中叶起,王公贵族们从西岱岛越过塞纳河移居到这一带,盖起了豪华的宫殿和宅院,玛莱区作为巴黎著名的文化街区之一,以古老和优雅风格享誉欧洲。玛莱区有很多闻名于世的名胜古迹,如雨果故居,毕加索博物馆,欧洲摄影之家和代表世界摄影最高展台的法国摄影博物馆及巴黎历史博物馆等等。我的工作室所在地—巴黎国际艺术城就坐落在四区。
每年的六月,巴黎
同性恋大游行从玛莱区开始,随着男女“同志们”彩旗飘飘的游行队伍,花都巴黎随之又涂抹上一层灿烂别样的色彩。游行即便不是从这里开始,最终人们聚集的地点必须是在玛莱区结束。参加游行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男女同伴”,或男扮女装,或长发光头,或男人女相,或女人男态,偃旗息鼓后都要在挂满同性恋彩旗标志的玛莱区喝上几杯,气氛比法国的情人节和新年还要红火。即便平时的节假日,这里也是人影衣香,人满为患。近几年法国政府开放
留学生政策,此一批独特的人群中又开始多起了亚洲人的面孔,保守的东方国家以往不宜公开的某些人们的内心取向,到了巴黎就像是干柴遇烈火,一扫往日如履薄冰的孤寞,宏图大展,可谓如鱼得水,如火如荼。
在这条古老的街区,曾经走过几个异乡人的身影:一位先生,四十岁左右年纪,消瘦的脸颊,曲线分明的嘴唇显得高傲和自负;另一位是他的太太,温文尔雅、和蔼亲切,还有一位长漂亮金发,蓝灰色大眼睛,乖巧文静的女孩子。最小的是个小男孩,小男孩走起路来还蹦蹦跳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