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多了几分庄重,又使拙厚的建筑平添了几分轻巧。青石立柱靠里边,还有十六根罕有的比利时国王红大理石壁柱,柱子一溜儿排开,每根上方与墙体接口处都用镶金的金皮包裹,既与歌剧院整体的风格中和谐统一,又与厅里透亮可见的法式落地大窗遥相呼应,给人以幽静神秘之感。在比利时国王红大理石壁柱的上方,每相隔几米便有一个金色胸像,总共七人,他们分别是贝多芬、莫扎特、罗西尼、欧拜耳、斯伯蒂尼、梅耶贝尔和阿列维,突显法国既注重欧洲音乐的流派,又张扬法兰西民族乐派的风情特点。巴黎歌剧院建筑的底部有七个门洞,门洞两旁各有两组青石浮雕,浮雕人物有的手拿欧洲最古老的弦乐器李拉琴,有的人物手中握有西方最早的打击乐器皮鼓,雕塑象征自由、艺术与和平。歌剧院大门为乌色镶金栏杆,挺拔俊秀,潇潇洒洒,栏杆上部的镶金亦如歌剧院顶部金色浮雕落下的金粉飘洒在了墙边。剧院大门平台处立有四座天使浮雕,浮雕的上面刻有音乐家巴赫、海顿等一代音乐大家的名字。平台两旁有两个古韵古香的灯柱,灯柱是后来装上去的,因为歌剧院在建设时还没有电灯。顺着平台往下过十几登台阶,就是通向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歌剧院大街。
巴黎歌剧院建于1861年,一位名叫夏尔·加尼埃的设计师从171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竟标方案得到专家们最终认可。巴黎歌剧院建于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当时的花费是天文数字3300万法郎,是当时世界上最为昂贵的歌剧院。法兰西第二帝国九年后解体,巴黎歌剧院还没有建完,第三帝国时期继续建设,于1875年完工。巴黎歌剧院的设计装、装璜堪称巴洛克色彩主义的典范,在当时豪华奢侈的欧洲社交界引起巨大的轰动。
如果说巴黎歌剧院的外部结构显示了法兰西帝国君主的帝王霸气,那么歌剧院内部的装饰则展现出什么是人间天堂。游人沿歌剧院平台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宽八十多米长十米的前厅,厅内有五个门洞,门洞旁为四位大理石人物雕像,分别是法国17、18世纪著名的法国作曲家吕利、拉莫、还有著名歌剧改革家格鲁克和德国作曲家亨德尔。从前厅往上蹬过台阶,便是巴黎歌剧院最为著名的所在—中央回廊。
据说建造巴黎歌剧院的中央回廊,共使用了六吨的彩色大理石。回廊的地面和台阶、石柱华丽纷繁、色彩斑斓。大理石有白色、有红色、有绿色、有兰色、有玫瑰色……中央回廊的台阶共40级,为白色大理石铺成,台阶两旁的扶梯为黑色大理石做底,红色大理石为栏,乳白色的大理石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