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油画作品,那么戴留斯的音乐就是色调清灵、笔触雅致的水彩佳作。虽然我们的音乐界与乐迷中对他还不为深知。但是我感觉,戴留斯的音乐终究会被国人所喜爱,因为戴留斯的音乐与中国田园诗般生活情趣意韵神通,戴留斯的音乐,是东西方音乐思想交融的必由之路。
冷月照音魂(1)
肖松举行婚礼的教堂
冷月照音魂—挽叹肖松
题记:肖松的童年是在孤单和哭泣中度过的,他没有兄弟和姐妹,没有朋友。他说:“我真是孤独,哪怕去旅行,我总是带上我的忧伤一起前行。”
美丽的法兰西,艺术璀璨如一条镶金嵌玉的彩带,在古典主义与印象主义音乐之间,有一款金色钮环,《音诗》幽冥,《爱之诗,海之诗》浪漫,《永恒之歌》哀婉动人,它的作者英年早逝,令人挽叹,斯君何者?便是肖松。
肖松出身富豪世家,巴黎有一条街道是以他祖父命名。肖松少时生活如蒲园之花,雅室幽兰,暗香馨暖,旖旎芬芳,却无纨绔子弟的浮花浪蕊和轻浮傲慢。肖松仪表堂堂,庄重超然、温良淳厚、待人宽怀。他学法律,二十二岁宣誓成为一名律师,却未开展过实际业务。肖松在家庭教师鼓励下开始有独立的思想与生活。肖松青年时代出入于巴黎的贵族沙龙,在德·海萨克夫人家中结识亨利·冯丹—拉图尔、奥迪隆·何东等巴黎知名的艺术家和他未来的妻子让娜·埃斯惠图尔。肖松二十五岁跟随弗兰克学作曲,在巴黎音乐学院马斯奈的音乐班上进修,创作出了题献给未婚妻的题为《维利亚纳》的作品和被称为艳丽琦行的音乐篇章的《爱之诗,海之诗》,从此为法国专业音乐界所侧目。
肖松的祖宅坐落在巴黎十七区,残阳夕照,暮色时分,我来到肖松的祖宅。天空云彩火红,撩人脸颊,红霞反衬于肖松祖宅朴厚的青色墙壁上,温润鲜艳。肖松的祖宅已为立陶宛驻法国大使馆所在地,宅院门前挂起立陶宛国旗。肖松在祖宅里度过了豆蔻少年和花样青年,他父亲五十一岁喜得贵子,肖松之前有两个哥哥早逝,父母因此把肖松视为掌上明珠。肖松家中虽然富比一城,但他童年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中度过,父母担心他的身体不健或会事出意外。肖松童年压抑、少年沉静而青年活跃,却不幸在盛年星辰坠落,如烟飘逝,天意如此,岂奈何哉?!
青年肖松的婚礼就在此地举行,他大宴宾朋,其规模排场盛极一时,参加婚礼宴会的有老师弗兰克、弗列、好友德彪西、加布里耶、保罗·杜卡、阿尔贝尼兹、柯托、义赛亚,艺术家与作家马奈、何东、德加、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