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成为了漂流异乡的孤魂。
冼星海在巴黎的生活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得透…“苦”。
在冼星海冰清玉洁的人生历程里,讲述他个人生活的文章稀如珠玉,而记载他留法生涯的文字堪比珠玑,字字含情,蕴藏着冼星海语意难尽的苦难和真挚热烈的赤子情怀。
冼星海回忆留法原由时这样说:“我在广州岭南大学教音乐的时候,感到国内学音乐的环境不方便,很想到法国去。同时,我奢想把我的音乐技巧学得更好,成为‘国际的’音乐家……于是我下了很大的决心,不顾自己的贫困,在1929年离开祖国到巴黎去。”冼星海到了巴黎,为生活所迫,先在餐馆里做跑堂。法国著名小提琴家保罗·奥波多费尔收他为私人学生,知道他贫困,不收他的学费。法国著名作曲家诺耶·卡隆教他作曲,知道他贫困,也不收他的学费。后来,冼星海注册了法国思格兰·卡多梦姆圣乐学校,跟随法国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但第学习作曲课程。
法国思格兰·卡多梦姆圣乐学校现今还在,学校坐落于巴黎拉丁区圣·雅克大街的法国军事博物馆一旁。学校是一座古朴浑厚的老式建筑,大门是苍石垒就,门垛为方石,门楣是条石,门楣上挂一黑色条牌,上写:“思格兰·卡多梦姆”。灰色围墙的标牌上写有学校的简介:思格兰·卡多梦姆创建于1896年,创办人夏尔勒·波尔德、阿尔桑德·古尔芒和凡尚·但第。设置有音乐、舞蹈、戏剧表演专业。思格兰·卡多梦姆当时被法国音乐界称为“巴黎圣乐学校”,法国著名音乐家拉威尔、鲁赛尔、科托、卡斯杜、梅西安等都曾在此学校任教,学校培养出了萨蒂、肖松、欧仁·伊萨耶等众多法国杰出的音乐家。冼星海入此学校的目的,主要是该校作曲系在当时与巴黎音乐学院作曲系齐名。另外,该校不限制入学年龄,在教学方向上注重天才音乐家的培养。冼星海入此学校还有找机会再考入巴黎音乐学院的想法。
冼星海在巴黎圣乐学校学习期间,生活极度贫困,常常因为打工而妨碍学习。冼星海自己说:“我在失业与饥饿中,而且求助无门,在找到了职业时,学习的时间却又太少。”工友们常常欺负他,故意在冼星海要去上课的时候找事给他做。冼星海自己说“也常常打架”。冼星海在圣乐学校学习时期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像餐馆跑堂,理发店的杂役,做过西崽和守电话的佣人……冼星海在繁重琐屑的工作里,只能忙里抽闲“学习提琴,看看谱,练习写曲”,冼星海就是穿着褴褛的旧衣和跑堂的工服,带着满身油烟和疲惫走进巴黎圣乐学校的大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