俑者几无损失。几个汉官,官复原职的往后在朝廷只怕也抬不起头来了。至于陈名夏,一生抑郁,几句愤懑不满之话,便要了他的性命。可见,福临到底是如何为帝。
一向在孟古青身畔,他总有各样豪情壮志,充满**锐意更新想要改变大清朝不当之处。每一弊处,他总可说出个一二三四,又可道出个五六七八来解决。若真只看理论,并不算稚嫩。诸如尊孔得民心、招抚前朝官员得力将、重用汉官广纳众议、重视蒙藏固根基、澄清吏治净朝堂、减赋耕地饱国民……任何一点,只要福临坚持下去,一定可见成效。然他太过刚愎任性,做事全凭自己心意,朝令夕改,不懂以身作则,如何服众?
且不说督练营虐杀逃兵的凶狠残暴之处,只说八旗弟子只懂作乐、满汉矛盾加深这两点,便给大清朝埋下了极大的祸患,福临却可以因博果儿骂骂咧咧砸向他的一个罐子,而大赞有骨气,因而放掉了孤傲执拗的简郡王、偷偷经商荒淫无度的巽亲王。
他心中,有的是大清朝,还是他的权利?
脚慢慢地恢复行走,日常生活逐渐恢复如旧。只是,这后宫中,已然发生了翻天变化。产子不久的谨妃,似乎一夕之间便失势了。皇上就如厌倦了后宫妃嫔,不再翻任何人的绿头牌。乾清宫中,却时时出现了女人的身影。这在大清朝,是史无仅有的现象。
为着以史为师,大清朝严格禁止后宫妃嫔经常进出乾清宫。那是皇帝处理奏折办理国事的地方,一个女人时常出入,若别女人掌控了朝政,只怕堕了西汉女人专政的旧路。
但,偏生皇帝无所忌、女人欣喜莫名。乌云珠对福临积聚了几年的爱意,就像猝然塌了堤防的洪水,来势汹涌。后宫女人,如鲠在喉,孟古青只做不知,每日安安分分如常一般,兢兢战战在太后允许的范围内,勤勤奋奋处理后宫事物。所幸,一切尚算安好。
天气好转,孟古青伏在案头细细观看各宫份例,看是否有漏了的,有多出来的。账面上,自然一切都好。后宫中捧高踩低的奴才不是少数,自有办法苛刻不得宠的妃嫔。那抠出来的一份子,不只是可以塞到自己兜里去,还可匀出来一份,孝敬得宠的妃嫔。
福临倒是好,后宫中一直得宠的妃嫔没几个,肥了管事的太监宫女了。
孟古青一边看一边笑,想起了再侧宫的那些凄清的日子。若不是花束子带了耷拉吴去,作为科尔沁公主出身的她,身边连个洗脚擦脸的奴才都没得。只能一日日光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靠着直透脚底达至心里的寒冷,才能稍稍麻木一下福临带给她的伤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