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补血的功效。核桃和脑子的形状颇有几份相像,应有补脑的功效。当然,这种说法难免有点儿模糊,因为什么和什么都有点儿相像。不过,有一种相像对认知特别具有诱惑力。人参有人形,同时有滋补益寿的药效。这里,形象上的相像和事实上的因果作用联系在一起,很容易诱人把前者当作对后者的说明。与此相似,毛地黄的花形像人的心脏,同时也能使心脏兴奋,这也对认知构成同样的诱惑。我们会看到,基于感应的理论,很容易被这类事例诱惑而发展出形与质相应的普遍原理。
感应与共鸣
在世界这个相互感应的整体中,物物共鸣,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不仅人会发生共鸣,各种事物都能对其他事物发生共鸣。我们不仅会与他人共鸣,也会对秋风渭水发生共鸣。从共鸣出发来理解感应,远比从投射出发正当。我们不是自己有了一种悲秋的情绪,然后投射到秋风渭水之中,我们不如按照常情,说是秋风渭水与悲秋之情里外应和。
就感或感应意味着心灵而言,原始认知是万物有灵论的。但万物有灵不是拟人化,“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只是到了经验…理性时代,万物有灵才被理解为拟人化。
神话
隔一节要谈到理知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时代即将来临之际,在感应思维的最后阶段,初民对宇宙的思考变得更加系统。我们在每个民族那里都会看到一个神话系统,提供一个从世界的起源、人类的起源、自己种族的起源直到当下的故事,构成了典型的宏大叙事。
历史和世界,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想象中,都是枝蔓丛生,芜杂不齐。神话用一种统一的眼光对它们加以剪裁,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完整的故事才有明确的意义;或不如说,意义赋予完整性。小学作文老师评论一篇作文,说它不完整,老师关于完整的隐含标准是什么呢?意义。作为一个从开天辟地至于今的完整故事,神话开始了对世界的统一解释。kosmos的概念就来自希腊神话, kosmos与chaos相对,说的是在本体论上有种种区别的事物按照特定秩序构成的整体。
在很多神话中,我们都能看到以人体为核心的微观宇宙和天地大宇宙的系统对应,肉体和泥土对应、骨骼和石头对应、毛发和草木对应、呼吸和风对应。这些对应是感应认知的反映,现在在神话系统中组织起来,成为对世界做出统一解释的一种典型方式。
对宇宙的解释同时也为人的生活提供规范。一个氏族有它的图腾,这种图腾指示着这个氏族的起源,同时指示一套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