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孩子的终身大事,每一个家长都会审慎对待,就着学校的师资和教学水平左右衡量。质量是硬道理,为财办学,早晚会人财两空,得不偿失。说到底,与其将精力和聪明劲儿花在做广告上,不如脚踏实地的研究怎样教好书,育好人。
马公子的高论
最近,只要看到梁山伯,马公子心中就不爽。个中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
第一,梁山伯英俊倜傥,是学校所有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第二,梁山伯学习优异,是各科老师的宠儿。
第三,梁山伯是马公子的情敌,马公子深爱的女生祝英台从来不拿正眼看马公子,却偏偏喜欢梁山伯这个穷小子。
第四,也是最最要命的,梁山伯是个穷光蛋。
马公子的理论是:没钱就应该在一般学校里混个大专毕业拉倒。干嘛挤进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的大学,占用优秀教育资源?真是不要脸。优秀的教育资源不是给他们那些穷光蛋预备的。没钱?那就认几个字替人写写信弄俩钱糊口得了呗,偏偏还要讲什么知识改变命运,来这个学校抢风头。
每次遇到梁山伯,马公子都会挥挥拳头:“小子,你爹没钱,就是你活该,你活该永远受穷。”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出出心中的恶气。
且东说寓:
日前,某人发表了“一些名牌高校就不是人人都能上的言论”,尤其还将矛头直指了“没钱”的人。“苦什么不能苦孩子,穷什么不能穷教育”向来都是国人坚守的理念,看不起病,老百姓可以抗着,住不起房,可以几代人挤着,可孩子读书,却得咬牙供着。
教育产业化了,教育的当权者们腰包鼓了,面对着老百姓抱怨的“上学贵”,这些饱学之士照样可以搬出冠冕堂皇的理由。说什么不是学费贵,而是百姓的观念太落伍。花少钱受教育,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条件不同了,形势变化了,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不过是家庭消费的一种,而既然是消费,就像买东西一样,掏多少钱,买多少档次的货。
名校,那可是稀缺的优质教育,价格贵,理所应当。即便分数够了,也要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经济实力,想上好大学,智力、票子一个都不能少。那些不看自己家底,只顾着让孩子往好学校里挤的家长,即不现实,又不理智,着实不应提倡。
听了这番话,老百姓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教育也是个势利眼。谁叫咱穷呢,是穷人就认穷人的命,什么“知识改变命运”都是痴心妄想。好大学是有钱人的,老百姓就别奢望着上了,教育是为有钱人准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