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将自己的草木作为摇钱树。大学承载的是教育责任,种花种树多是为营造教学环境服务,门票收了之后,感觉就变了,花花草草反成了盈利工具。不知道朝气蓬勃的学生,素雅的教学楼,知识渊博的老师都是不是校园之景,如果是,那他们无疑也成了门票的一部分。
此外,学校收门票,还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除了老师和学生,那些到校办事的工作人员,探访旧友的老校友也被划入了观光客的范畴,不交钱就不能进,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样赚钱多不爽利,不如直接将校园的“校”字消了,改成个“公”字。只是现在的公园都朝着“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进发,不仅门票一降再降,还大有免门票之势。可见,即便成了公园,这学校也赚不得许多日子的门票钱,所以说,学校还是安分守己地教书育人吧,别再打自己那两株花草的主意了。
水泊梁山武校的校花
最近,水泊梁山武校的BBS上为“谁是校花,扈三娘、孙二娘还是顾大嫂?”而大打口水仗。
“这还了得,想我堂堂水泊梁山,培养出来的都是伟男子,怎么会有这种偷鸡摸狗的勾当呢?”主抓思想工作的副校长宋江冲校长晁盖抱怨。
晁盖宽容地笑笑:“年轻人说说逗逗无伤大雅,随他们去了。”
“不行,得管管他们了。我看干脆把网线拔了,不让他们上网。这样他们才可以安心习武。”宋江斩钉截铁地提议。
“我看不妥。”素有“智多星”之称的教学主任吴用开口了,“这样就把我们梁山与外界的联系切断了。还是实行实名制吧,这样就没人会瞎说了。”
宋江、吴用便争了起来。
晁盖起身:“二位贤弟先讨论着,我去网上看看‘校花’究竟花落谁家了。”
宋江、吴用晕倒。
且东说寓: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年轻人、小孩子眼中,它是释放个性获取新知的宝囊。在老师家长眼里,很多时候,它却成了玩物丧志的代表,青少年坏思想的渊源。
很多老师家长都神色凝重地大声疾呼“断网、封网”,深怕孩子通过网络,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东西。一些学校也秉持这种观点,只是限于能力有限,管不得天下的网络,只好先从自己开刀,要么“封杀校园论坛”,要么在校园论坛实行“实名制”。认为只要不能顶着网名为所欲为,孩子们就能很快老实回来。
其实,孩子们在网上嚣张无赖的口水战,家长老师大可不必如此紧张,那只是孩子们的发泄途径而已,他们自己都未必当真。这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