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承诺,给何熠风完完全全的自由。
董事长办公室的门虚掩着,周浩之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批阅文件,身后是满架的书。他抬起头,微笑颔首,搁下笔,与何熠风一同坐在沙发上。“还在倒时差么?”他打量着何熠风的脸色。
何熠风摇头,这些年全世界到处跑,“时差”这个词对他已失效。累了就睡一会,醒了,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继续工作。
“我请你过来,不是让你这样拼命。学会享受工作,才能体会到工作的乐趣。不要因为年轻,什么都不在乎。”周浩之说道。
何熠风恭敬地点点头,“谢谢周董的关心,以后,我会注意劳逸结合。”他从随身带来的电脑包里的拿出一叠纸张,“这是我对于明年工作的一些想法,请周董给我建议。”
周浩之微微讶然,手中的纸张不薄。他没多讲,戴上老花镜认真看了起来。看毕,他乐了。“人家开公司,都为着赚钱,你却要为我亏损。”
何熠风回道:“亏损的这一年,我要为鸣盛赚取好的口啤。后年,我们会弥补亏损。大后年,我们赚钱。不仅《瞻》要赚,图书也会赚。”
“嗯?”周浩之扬起语调。
“滨江有《华东晚报》,它的声誉与销量,不是《滨江日报》可比的。所以,我不准备化精力改革《滨江日报》。它有它的优势,作为市民报纸,销量虽然不广,但很有保障。它可以让鸣盛的员工不必为发不出薪水而担忧。《瞻》是我重点革新对象。我不要它扮演人生的领航员,不追新闻,而是让一些领域的行家与普通人分享生活。我准备成立一个特稿部,人员从图书和报纸两处的编辑部抽调骨干力量,由他们去寻找各行各业的楚翘。我的想法是试刊两期后,以月刊的节奏正式出版发行。”
“好!我喜欢这个定位。”周浩之激动地一拍桌子,站起身,“《瞻》追求新知识,新理念,关注的是比较冷的东西,不是什么社会热点。可是,时间一久,就显出它超群的品质。我允许亏损,不要有压力,给你两年的期限。”
何熠风扶扶眼镜,嘴出逸出一抹淡笑。“我不会让周董失望的。至于图书,我还需要好好地调研市场,再作决定。但我想成立一家书店,二十四小时不打烊,有职业选书师。”
“像台湾的诚品书店?”
“是!虽说这个时代很多人不爱看书,爱看的在网上下载盗版文,不愿买实体书,但我认为这是一个过程。电影市场曾经低迷过,在各种盗版影碟冲击下,许多影院门可罗雀。最近,影城越来越兴旺,愿意花钱进影院的人多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