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的银行贷前调查的方法,跑了好几家银行,京都市的金融改革都搞了这么多年,没有一家银行的这项工作是像样和成型的,都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呢!”
董大为见骆雪如此说,便试探着问:“你觉得,我应该把文章作为一个建议,直接给刘行长好呢,还是作为一个签报,经郝总层层审批之后,再报到刘行长那里好?”
骆雪笑了:“这已经不是学术问题了,应该是官场上的学问了!”
董大为也像孩子似的笑了:“想听听你的意见。”
“你应该比我有经验,你都是副总了!”
“我只是一个书呆子!”
骆雪见董总是诚心的,便说:“这要看你想干什么。如果你想引起领导的重视,为自己以后的晋升、发展创造条件,当然应该采取第一种方案。”
“你是说我应该把文章作为一个建议,直接给刘行长?”
骆雪没有正面回答:“这样做,要看你与刘行长的关系。你们不是老校友吗?”
“虽然是校友,但是,在大学里不认识,以后也没有来往,他一直在天上,我一直在地下。”董大为老老实实地交代着。
“如果这样,我认为也有风险。如果刘行长是个正人君子,不认校友,不搞拉帮结伙那一套,他直接拿了你的文章,感觉不符合组织原则,把你的文章再层层下转到郝总手里,你想,郝总会有什么想法,营业部主管我们的葛副行长会有什么想法?”
“这样一来,我可就是‘捉鸡不成失了米’,弄不好还要鸡飞蛋打,如果再遇上墙倒众人推,又要被贬回储蓄所,坐柜点钞票去了!”董大为惊叹着。
骆雪接着分析:“如果你采取第二种做法呢,其实也挺麻烦的。报告递上去,需要经过郝总这一关,依据我的了解和判断,他有可能把你的签报在部里就压下了,根本不去向上报。如果赶上他高兴,同意上报了,可这个管理创新,不是你董副总的,而是郝总的成绩了!”
骆雪说罢,见董总并无公事,便淡淡地笑笑,轻飘飘地走了。
于是,董大为最终还是依照自己老实本分的个性,把他的文章按照签报的形式,拿到隔壁,呈送给了郝总。
此时,郝逍遥正在读一份文件,把董大为拿来的《建议》粗略看了看,便推到一边说:“大为呀,不错,不错,发挥你们老大学生的优势多研究一些问题,不错,不错。只是现在,这个不急。”
董大为看了一眼被推在一边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签报,心里不免一沉:看来骆雪这个猴精的女子,不幸言中了!今天,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