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温馨感觉。
说起看车间和库房,贺总反倒兴奋起来:“好,我们的全部文化,我们的全部精华,都在车间和库房里面。那里,可以充分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怒潮家具公司的车间与库房基本上没有区别,全部是面积足有一千平方米的诺大、宽敞的平房。库房分为成品库房和材料库房;成品库房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已经修缮、改造好的古式家具;材料库房则堆积着从全国各地收购而来的各式古旧家具。而作为车间的平房,中间是空地,一侧摆放的是作为材料的古旧家具,一侧则是正在修缮、改造的半成品。工人们全部都是有手艺的木匠,在车间的空地上,用灵巧的双手和智慧,把一件件破烂的古旧家具,修缮或改造成旧料新家具。
国商银行的一行人不觉看得入迷,董大为连连赞叹:“这不是点石成金吗!”
“我们的利润是很高的。”贺总自得地说,“产品既是新家具,又是老家具!说是新家具,因为,我们的产品,件件都是干净、结实,没有瑕疵的;说是老家具,因为,我们的产品,件件都是老料,真正经过了十几年,甚至上百年的玩意!”
“到哪里卖呀?”杨兰兰问,她也开始爱不释手地抚摩起一件明式太师椅了。
“大部分出口,由兰总的副手丁博士帮助销往日本和美国。不过,国内也卖一部分。”贺总解释着,“东三环的潘家场有一个古旧家具楼,那里有我们的门市!”
“像这套太师椅,要卖多少钱?” 杨兰兰问。
贺总走上来,摸一下太师椅,再仔细看了一下木料和做工,说:“两椅一桌,大概两万吧。”
“两万?您在开玩笑吧?”关卫兵吃惊了。
“紫檀木!木料大概是清末的,一定是这个价,没有多要!”贺总异常认真地说。
“暴利,暴利!” 杨兰兰感叹着。
贺总继续解释:“我们的收购成本也很高。”
“这些旧东西都是从什么地方淘换来的呀?”董大为饶有兴致地问。
“全国哪里都有。但主要是山西和安徽的。”贺总看着满目的家具说。
“为什么主要是山西和安徽?”董大为也颇有耐心。
贺总一边带客人徜徉在旧家具的海洋里,一边说:“因为这两个省过去富有,有晋商、徽商富可敌国之说,因此才可能有老式高档家具。但是,现在这两个省现在又都是穷地方,因此,才可能低价卖这些老家具。应该说,红木家具是与国运、家运紧密相连的。”
国商银行一行人看罢产品,正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