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宝座。
但是,也是兰宛茹生不逢时,她的少年时代,中国还是动乱的年代,大家以考试得零分交白卷为荣,兰宛茹就是在校园里再怎么英雄豪杰、再有天大的本事,中学毕业之后,也还是要当农民!
面向黄土背朝天,修理地球作人妻,显然这与兰宛茹儿时的鸿鹄之志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任何名人或者说大人物之所以能够成为名人或者说大人物,都不是偶然的,都有着时代的因素。兰宛茹从一个农村的柴禾妞成为现在一个大名鼎鼎的兰总,也得宜于我解放军的招兵工作。虽然那个时代当兵入伍是年青人心目中最光荣的事;对老百姓来说,当兵入伍也是像中举一样的艰难,但是,好运的兰宛茹却没有使任何银两居然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人民解放军的革命战士,而且服役在充满浪漫色彩的南海舰队,驻扎在同样充满诗意的舟山群岛。
女战士兰宛茹还偷偷地爬上了位于江心的菩陀山,在古老的寺庙里求得了一个上上签,签上写着莫名其妙的话:“本是一仓黍,得风顺水生,上天可御风,下海伴鳖虫。”
当下,女战士兰宛茹问和尚:“这是什么意思。”
头顶上烫了六个圆点的黄衣和尚没有再睁开眼,敲着木鱼说:“俗人得上签上,欲人得上签危。施主如若广结善缘,人生淡泊,则上为上。”
女战士睁着江南女子的一对秀眼问:“我还是似懂非懂!”
和尚又说:“宛如非真如,施主一生要诚心、淡泊,则无有大碍。”
但是最后,兰宛茹终于搞明白了和尚是要她在这一生中不要有野心,要甘心作个俗人,平平常常地过俗日子。但是,女战士兰宛茹几十年前并没有预料到自己会当上腰缠几十个亿人民币的兰总,当时,她只希望自己能够当上班长,而后再能够读一个军校,她最大胆的设想是嫁一个高干子弟,脱离农门,在军队大院里一住,坐几次吉普车,此生即足矣。
从军并不是一件只有浪漫的事情,更多的却是艰苦。站在一百多米长的导弹驱逐舰上,日复一日地清扫船甲板,比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耕耘日子也好不了哪去。兰宛茹也并非是个淡泊之人,经过岁月磨练,她把在甲板上的感觉写出了一首励志诗:
“我欲上天摘日,
长恨无云作翅!
明日叫海作天,
夹日在我两指!”
兰宛茹矫健的身手和聪明才智最终还是得到了部队领导的赏识。她在军队里光荣入党,之后,又再次光荣:被送到军校学习机械原理,在革命军营里实现了大学梦。
虽然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