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我能问一下……这个真是作文选吗?”我向王琢问到。
“反正不是黄色小本!怎么了?”
“啊……没什么……只是有些难以接受罢了!”
“至于吗!我刚找到一个给一个初中生辅导作文的家教,所以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爱岗敬业的态度,我不得充充电啊!”王琢说完后,继续埋头苦读。
我坐在了王琢的身边,随手拿起了这本书的下半本,随便的翻了翻,结果看到的第一篇内容就给我造成了不小的视觉冲击,后来看到作者是个年仅15岁的初中学生妹后,冲击加剧。
“……回头时,看见你们仍围着,可人为什么这么多,我怎样也望不到你们阿,前尘隔海,如雾似幻……而现在我只能安静的听别人埋怨,恍若隔世,恍若隔世……本来给了我一生一世铭记的承诺,可是一年还不到便将我遗忘;本来以为哪怕我们白发蟠然,也会一如当年的一同欢笑,却不想我们还是未皓首,便在彼此的记忆中苍老了……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我明白,这是一个绝佳的报复,一个决绝的转身,一场决绝的遗忘……”我强忍着头痛和胃痛等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反应后,读了四遍才终于弄清楚,这个小姑娘唧唧歪歪了这么多,原来只是想表达因为她到了外地上学,她以前的同学不怎么和她联系了,于是她感到绝望,然后‘学会了沉默和伪装‘。
后来我又往后翻翻了,发现这些十六七的“小才俊”们,要么扯出“千千,我们17岁了。有人说,17岁就是苍老的开始”,要么扯出,“杜拉斯说当一个人开始回忆时他就已经老了。老了,我果然原来确实是在十五岁就已经老了呀”。充斥在字里行间的统统是这样的字眼:颓废、苍老、忧郁、寂寞、惶惑,这很难和一些本该天天活碰乱跳,没事总喜欢躲在一起谈论哪个男生帅或者哪个女生头发长的少年形象联系在一起。最后,看到一个所谓的专家在一篇作文后面写下了如下的评语:“不,属于你的列车没有永远开走。你还会无数次的走向站台,走向列车的荡荡荡,走向告别,走向告别所包容的晨曦和晚霞,絮语和争吵,亢奋和落寞才刚开始阿,你的阳光和青涩或许这就是艺术所追求的美了,一种大音之后的希,一种巨响之后的静”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有些学生不是天因为“天资聪睿”而是受到了某些“辛勤园丁”的栽培,才发展到了连人话都不会好好说的地步。看来现在很多的辛勤园丁,不仅担当着摧残祖国花朵的急先锋这一历史传统重任,还肩负着推广“全民装逼”、“装逼要从娃娃抓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