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到哪里能找到如此美妙的去处?好!”
宝珠不好意思地笑笑,说:“你倒把我这里作成诗了。还杨柳依依哩。”
进的屋里,果见正面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毛主席画像,两边的对联上写着“吃水不忘打井人,幸福感谢毛主席。”看上去已经很有些年头了。除此,整个屋子里只有一桌一椅一床一灶,灶台上一口大锅三只大碗,除此,再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刘贵生心想,社会都进到21世纪了,家乡农民还这么凄苦!不觉一阵悲凉涌上心头。但刘贵生发现在宝珠的床头,堆了一堆书,书已翻得破烂不堪,有的有头无尾,有的有尾无头,似乎还有新派小说。什么天龙八部呀,三侠五义呀,民间故事呀等等,总有十几本。刘贵生感动了,问宝珠:“爱看书?”
宝珠笑笑说:“都是没用的书。不像你。”
刘贵生上学期间,最崇拜的老师是教他历史课的王老师。王老师个头不高,头发一根一根地立着,看上去一股怒发冲冠的劲头。刘贵生常常把他想象成当年的鲁迅。王老师采故实于前代,观通达于当今,把历朝历代关于土地的政策和农民的起义的事实集合起来,深入浅出地讲解,发人深省。他说,在中国,谁能把土地和农民的问题处理好,让农民时时代代安居乐业,谁就是天才。你如果想测试一下你的天分如何,就到农村去吧!刘贵生记下了老师的话,也想测试一下自己的才华。但他没有和宝珠说这些,却问宝珠还喝不喝酒?
宝珠知道自己家里没有酒,底气有些不足,说:“你还能喝吗?我,我是不行了。”刘贵生说:“我知道你的酒量。你别不好意思,我作东,不喝白不喝。”宝珠很高兴刘贵生的坦然。
俩人喝着酒,刘贵生说:“宝珠啊,我可不是见着先生说书,见着屠夫说猪,你是个人才。真的。别看你上学少,心态可是好,敏感。对新鲜事,你的心像海绵一样。单是把跳舞这件事引到姚村来,就说明你是个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你知道吗?村长挺怕你这一着的。”
“真的?”
“真的。”
宝珠受到极大的鼓舞,借着酒劲,脸就涨得格外地红了:“我,我就是有股热劲……我,我认字多,就是写不了。在文化人中,我是个文盲;在文盲中,我就可以称作个文化人。你是高中生,你要多多地指点我。我愿意听你的。”
刘贵生说:“喝酒!”
宝珠想起小丽念过的诗句,说:“将进酒,杯莫停……”
刘贵生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正是春暖花开的好季节,又有一场好雨。姚村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