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说:
“在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孩子,还有什么需要考需要查的嘛?他老子抗日战争中就跟着我,文化不高,本事不大,干了一辈子得了个处级离休,还不是正式而是享受!”
他停了一下,像是在重新整理思路,时间不长最多分把钟,然后说:
“冯唐这孩子随他老子来过我这里几次,最近一二年是单独来的。只要他从三江回省城差不多都会来看我的。我看他谈吐不凡,很有见解。想不到三拳打不出两句话的老子生出了这么个出色的儿子。老子忠心耿耿一辈子,儿子也不会含糊的。用这样的青年人来接班,我们这些老家伙放心!”
他又停了一下,继续说:
“当然罗,按你们现在的规定办,什么民主推荐,民意测验,还有什么?”
周剑非连忙回答:
“还有民主评议。”
“对了,”钱林笑道,“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三民‘三民主义’!”
他哈哈地笑了,笑过之后又说:
“还是按你们的规定办,唉,按既定方针办嘛,哈哈!不过我希望不要因那个‘三民’而埋没了人才!其实嘛,三民、四民,到头来还不是书记一句话!”
话的分量如此之重,叫周剑非怎样回答,他又能怎样回答呢?便只好唯唯诺诺,含糊其词了。
见钱林要说的话已经说完,周剑非意识到请教的时刻来了,便说:
“钱老,我一接到任命通知就想要向你请教的,正好趁今天的机会请你指点指点,看看要注意哪些问题。你是省里的老领导又分管过这一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应当认真听听你的意见。”
听周剑非说要向自己请教,钱林显得很高兴。眼前这个中年人虽说过去当过自己的秘书,属于朝夕侍候在侧,成天为自己服务的随员,但人家现在毕竟是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了啊!
一时兴起,他摹地从沙发上站起来,绕着客厅走了一圈,然后在周剑非面前停住,以十分欣赏的目光看着他,说:
“你这样做很对,小周,不仅要听我的意见,也要听听其他老同志的意见,集思广益嘛!”
他又坐回到沙发上沉思片刻,依然带着十分兴奋甚至有几分得意的表情说:
“你向我请教,我倒首先想到了两句诗,一句是毛主席的:‘无限风光在险峰’!是在哪一首诗上?”
他停下来问周剑非。
“题庐山仙人洞。”
周剑非回答。
“对”,钱林接着说,“这意思就不用我来解释了。还有一句是苏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