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开了,进来的不是秘书却是部长本人。不让秘书传唤而是登门迎接,大概是对他冯唐的一种特殊待遇吧?他顿时产生了受宠若惊之感,连忙站起来向部长伸出双手:
“恭喜老同学荣膺重任!”
周剑非同他热烈握手,但对他的“恭喜”似无思想准备也不太习惯,故而没有正面回答,握手落座后问道:
“你哪天回来的?”
“今天下午,回家吃过晚饭就来哪!”
周剑非心里似乎明白了几分,自然不便直说直问,便说:
“你大客气了。”
“应该嘛,”冯唐笑道,“老同学都感到既光荣又高兴,我算过了,我们那个中学还是第一次出了个省级干部哩!”
周剑非又是一阵不习惯,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心里却在暗自嘀咕:第一个?真的吗?或多或少有些乐滋滋的,但顶多分把钟便过去了,正想问冯唐这次来访有什么事?他这个人喜欢直来直往,不喜欢绕圈子。但话还没出口,冯唐却先说了,依然是笑容可掬,语音亲切:
“我就是来看看你,没有别的事,听说你的家还没搬来,就直接上办公室来了。我可是空起两只手来的什么礼物也没带,请勿见怪呀,老同学!”
还不等周剑非回答,他又补充了一句:
“当然,带来了同学老友的情意!”
“这样最好!”
周剑非笑道,看得出来他是真的高兴,他欣赏这种不带礼物的行为。他说:
“过去在地委我最头痛这件事,现在刚刚到组织部又碰上了。别人把东西拿来了说是一点点心意,又不是什么贵重礼物,你一律不收?不合中国的传统人情,你一律收下还得了。后来我自己作了个几不收的规定:正在考察准备提拔者送的礼物不收;正在要求落实政策者送的礼物不收;要求调动者送的礼物不收;为子女和亲友安排工作者送的礼物不收等等。来到组织部又重申了这些规定,还是挡不住。”说得他自己和冯唐都笑了。笑过之后冯唐说:
“幸亏我今晚没带东西来,我们正在考察班子,属于你那几不收的范围哩!”
两个人又笑了。冯唐暗自得意,这一着走对了,否则弄巧成拙岂不坏了大事。既然已经点出了考察班子的事,他便等待着周剑非的反应以便相机行事。他已经想好一套他自己感到满意的对答方案。
周剑非却对那“考察班子”的事只字不提,还在“礼物”上作文章,他说:
“其实嘛,走亲串友带点小礼物是中国的传统,城市不用说了,我小时候在家里,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