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如此吗?他有些琢磨不透,不过换个地位要他赵一浩去办这件事,他也会如此出马的。这样做主动。音起得低一些,如果需要可以自如地提高。一开始就把音起高了,最后变调就尴尬了。至于“案子”什么的,他才不怕呢,身正不怕影子歪;但也怕,怕牵连到政治上的事难以说清,比如方向呀,路线呀,就麻烦点了。要说有顾虑,他就是顾虑这个。不过,张老刚才反复强调了要“实事求是”,可以这样领会吧?他刚才谈话的主题就是“实事求是”。他刚才对刘老的反驳,如果称得上是反驳的话,其用意他赵一浩也是能心领神会的。既然如此,又何惧之有呢?他顿觉心情为之一爽,这是自从接到考察组要来之后没有过的感觉,几天来凝聚在胸中的疑问和闷气一扫而光了。但他赵一浩必竟是很稳慎的人,当张老问他有什么意见时,他的回答很简要:
“张老和刘老刚才谈的我都听明白了,我完全拥护。这次考察对我们是一次检验、考验,也是帮助,就按考察组的意见办,我保证配合好,服务好。有了实事求是这一条,除非真是做了亏心事,否则,就不可能产生什么顾虑的了。”
张老哈哈地笑道:
“这样我们就有了共同语言了,也可以说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我们来研究一下怎样操作,怎样行动?我看这样,你是全省的一把手,四千万人口的主心骨,日理万机哪,我们都是过来人可以理解的。不用你天天陪我们,也陪不起。你明天上午先给我们谈谈,下午开个会,告诉几个班子的人有一个考察组来了,要找大家谈话。叫到谁谁去,有什么说什么,问什么答什么,考察组强调要实事求是。这就行了嘛,然后你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有事我们找周部长,考察完毕我们再见一次面交谈交谈,然后我们就打马回朝奏报天庭了。”
他笑着征求刘、李二老和宋局长的意见,都表示同意他的意见。他又回头问赵一浩这样做行不行?赵一浩说:
“很好,就按张老的意见办。有两点建议请张老考虑:一是召开领导干部会时最好请张老或者刘老李老哪一位到会给大家说一说,更好一些;二是会议明天上午开我下午和考察组个别谈是不是更好一些?”
张老听后说:
“同意上午开会下午来谈意见,至于要我们到会上去讲话那就大可不必了。去干什么?制造大军压境的紧张空气?去向众人表示:钦差大臣到,有本者快奏?”
说得在场的人都乐了,空气异常活跃,然后他将笑容一收:
“就是你去说最好,如实转达我们的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