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冯唐的事,黄人伟确实带有浓烈的个人感情成分。他们相识于偶然的场合,建立感情于几年之间的个人交往。
那时冯唐刚当上了副厅长,在一次业务会上他的发言引起了分管副省长黄人伟的注意。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们碰巧坐在一桌,个人之间的接触自然地便发生了。黄人伟首先对冯唐的发言作了几句好评,接着便问:
“听口音你是本地人?”
冯唐笑道:
“我老家是北方的,在此地长大,从小就说本地话,也可说普通话,一般场合特别是在本省开会,都说的本地话。”
北方是一个大概念,仔细一问他们竟然是一个省一个专区的两个邻近县的。这就自然而然地增添了几分亲切之感。当黄人伟得知冯唐不仅是他的同乡,而日是老干部子弟,他的父亲是南下干部时,那亲切之感又平添了几分敬重之情。当然,黄人伟和冯唐的父亲不是一辈人,他也不是南下干部,而是从大学里走出来的“南下学生”。他们这一辈知识分子对革命前辈有一种自然的感情,而这种自然的感情又很自然地移到了后辈冯唐的身上。
这是他们之间产生感情的基础,应该说是一种朴实的感情基础。后来彼此之间感情的继续和深化,就全是冯唐的功劳了。他当时正处于和自己过去的顶头上司,或者用冯唐自己的话来说,可以称为“恩师”的老厅长胡久如“断绝外交关系”的时刻,黄人伟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他冯唐既然当了厅级干部,这社交来往的层次自然就应该提高一个档次了。这不仅仅是个与眼前身份相适应的问题,聪明如冯唐者想得更深一些,他年纪轻轻难道就此作罢,当一辈子副厅级干部?
于是冯唐开始行动了。
他先是动员他的父亲,那个老交通员和他一起去看望黄副省长,认老乡。谁知这位老实巴交的离休处长对此道一窍不通,更没有什么兴趣。许多年以前,他带着还在当学生的冯唐去看望过自己的老上级、当时的省委副书记的大老乡钱林,仅此一次一人而已。现在又冒出来一个黄副省长,他摇摇头,漫不经心地对儿子说:
“没有必要,我同这位黄副省长不认识,非亲非故,看他干什么?”
冯唐听了很窝火,难怪你顶着枪林弹雨干了一辈子,只混到一个机要处长下台,这叫“公关”你懂不懂?自己离休了也得为下一代想想呀!
然而,这些想法都只是在脑子里转的圈,他什么也没再说,说了也没用,岂不是对牛弹琴?离开时他只说了一句话:
“你不去就算了,我自己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