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以后,韩同轩就成了柳依红的拐棍,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幕后英雄。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韩同轩常诙谐地以无名英雄自诩。对这种说法,柳依红不完全苟同,她认为,出自于韩同轩之手署名为柳依红的作品,也融入了她的功劳和心血。如同一个品牌,产品质量固然重要,但不讲究宣传和广告效应也是万万不可以的。柳依红的诗歌品牌就融入了一定的宣传和广告效应,这部分效应,看似无形,却是名牌效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柳依红在韩同轩面前自豪地、毫不隐讳地认为,这部分效应,是她费尽百般心计辛辛苦苦打造的。有一次,他们为这事争执起来。柳依红提议打个赌,以此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听完柳依红说的打赌方法,韩同轩很是自信地欣然同意。当下,韩同轩就把自己写的十首诗随意分成了两组,分别署上了他们两个人的名字寄给了同一家国家级刊物。半个月后,柳依红收到了热情洋溢的用稿信,韩同轩的退稿信却在两个月之后才寄到。柳依红用两个手指提溜着韩同轩的退稿信,说,“怎么样,这回你信了吧?”
韩同轩心里不服,但在铁的事实面前,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在文坛,柳依红和韩同轩的区别就是这样,一个是全国知名诗人,一个是省内诗歌作者,典型的大巫和小巫的关系,只有两个人关起门来,才能领略到大巫和小巫之间关系的那份微妙和复杂。
这份微妙和复杂让柳依红获得了自信,让韩同轩变得沮丧。
粗粗统计,这些年来,以柳依红名义发表的作品,只占韩同轩发表作品总数的四分之一,但柳依红的名气却远远大于韩同轩。韩同轩给柳依红的诗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女人视角的爱情诗,一类是他认为写的不怎么好,怕发表有困难的。韩同轩给柳依红写女性视角的爱情诗有两个考虑,一是怕人家怀疑到其中的隐情,借此引开人们的视线;二是他越来越感到,在以女性视角写爱情诗的过程中,他已被深深地诱惑和陶醉了。
花腰 第一部分 花腰 第一部分(26)
一次,一桌子的人一起吃饭,柳依红和韩同轩都在。席间,一个发表了不少诗歌的朋友搬着韩同轩的肩膀,对柳依红说,“柳老师,你小小年纪,在诗歌方面却是我俩的老师,请多多指点。”
柳依红哈哈大笑,向后猛甩一下头发,说,“文不在多,少则精,精则达。”
那个写诗的朋友一再说柳依红所言极是,一边的韩同轩却不知道把自己的眼神往哪儿搁了。转了一圈,他的眼神还是又停留在了柳依红的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