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小尧也跟着老乡们凑了一分子,去中心参加聚会,明善因为要打工所以没来。
大伙儿进了会场一看,中国人还真不少,至少有一百多人,很多都是拖儿带女的,会场里小孩子跑来跑去,热热闹闹的。每张桌子上都摆上了粽子、瓜子什么的,这些可是在这边不多见的东西呢。等了一会儿,有主持人宣布团聚会正式开始,大家一一自我介绍过,看看孩子们的表演,然后就是自由活动时间。小尧跟着老乡在一起吃着东西,后来就有人拉着小尧往会场另一边走去,来到一个中年男人跟前,就跟小尧介绍道,
“小尧,这位是我们老乡里头的最大的前辈,韩宁,我们都叫他韩老爹,你们好好聊聊。”
“你好,前辈,我叫田小尧,”小尧冲着韩宁笑了笑。
韩老爹看起来干净利落,“你好你好,来来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夫人,许努辛。”韩老爹转过头去对他夫人说道,“你看我们的队伍又壮大了,多了一位老乡呢。”
“你好,许大姐,我叫田小尧,往后还请多多关照。”许努辛身边坐着一个小女儿。
“你好你好,这是我们的三个孩子,快过来,叫姐姐。”许大姐叫着刚从表演台上下来的一个大点男孩和一个女孩,两人都穿着礼服,很隆重的样子。在场的中国人家庭一般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
“还是叫阿姨吧,许大姐你还这么年轻。”小尧一想自己都快三十的人了,怎么还能当姐姐呢。
“叫阿姨不是把你叫老了,来,孩子们叫姐姐,啊!”许大姐不接受小尧的请求。
“姐…姐…好。”孩子们,尤其是小一点的发音都不好,像外国人说中国话,小尧笑哈哈地直逗几个孩子。一说起来才知道,原来两个女儿都是在竹水市生的,许大姐和韩老爹都为孩子们的中文发愁,和附近几家中国人凑到一块儿办了个中文班,请人给孩子们教中文,可是孩子们都太小了,一周一次课哪能学到什么呢,孩子们在家里能听懂父母的话,但是都不会说,反正家里人只要能分辨清意思也就无所谓了。
大家说说家乡话,互相寒暄之后,韩老爹摸着大儿子的脑袋问小尧,“你现在学什么呢?”
“文学,近代文学”小尧答道。
“又是一个文学的,努辛,你看。”听口气,好像韩老爹又抓住一只扑火的飞蛾似地,小尧等着听老爹的下文。“文学专业不容易拿到学位吧,前几年也是你们学校来的人叫张遐蕾的,不知道你认不认识,读了两年就后来转去读法律了。”
“张遐蕾,好像听说过,是我们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