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仔细精心,当然还要具备的条件还不止这些,顾琳一开始还觉得刘队给她分配这个活算是照顾她,可是到了保安部那里,一盘一盘地找带子,一遍一遍地看录像,然后是来回倒了几次带子,放带子,到底是没有能立即发现一点有价值的线索。
按理说,凶手是逃不过电子眼的,应该留下影像资料的,小区的保安和居民听到枪响的时间是六点半左右,而到发现死者是七点左右,顾琳特别注在这个时间段里找嫌疑对象。她让小区的几名保安在画面找出进出小区的陌生人,但是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在案发时间之后和之前,小区入口的电子眼捕捉的行人影像虽然不是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小区的住户,有几个人保都能准确地说其姓名和住址,几乎没有顾琳所说的陌生人。
只能把这些录像带回到局里,重新再进行更仔细地比对辨认了。
刑侦工作就是这样,事无巨细,、一个器物印痕、一个指印,一根头发丝、一支烟蒂、扣子、碎纸屑、玻璃碴,折断的树枝、草叶,树皮之类,从其他地方带来的泥土、粉末,甚至衣物纤维等,都可以从中追索出蛛丝马迹来。
通过对脚印的鉴定,可以判断出了犯罪嫌疑人是一个二十五到三十五岁之间,身高大约在一米七二到一米八零的男子。
而犯罪嫌疑人的大致轮廓却是顾琳亲手绘制出来的。这都是因为上学的时候就拥有一定的美术功底。曾经梦想着一位画家的或者教师的她,最终成了一名女警察。可以说没有哪一个职业能像刑侦工作这样,几乎要涉猎到每一门学科,也就是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刑警,必须要先成为一名多面手才行。
第一章(下)
到了下午,顾琳的工作就是和几个同事一起翻来覆去地看那些从小区带回带的录像带,在发现有嫌疑对象时,就要更仔细地一次一次地反复比对,另外,刘队还特别告诉他们一定特别注意查看案发前几天的录像内容,因为在那喷泉水池里的石头上的脚印有一些是叠印着的,从来来回回的痕迹上分析,这些足印并不是在同一个时间段踩踏上去的,凶手在此之前是到过作案现场踩过点的。
刘河壮也是在办公室里把录像带仔仔细细地看过一遍。然后说:“如果在案发时间里的那一段录像中,真的没有嫌疑人影像的话,那就证明嫌疑人是在踩点前发现了小区里安装了电子眼,而在作案时通过其它的途径和手段进入小区并且逃走的。”
为了证明自己的推理是证确的,刘河壮决定再回小区一趟,希望能找出凶手出入小区的途径。
临走时,刘河壮不忘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