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是有两次与警察擦肩而过,他都暗自庆幸能够逃脱。
他只好放弃他曾经的年轻骄傲和尊严,只因为要生存。
时间久了,顾琳没有了洛渔的消息,曾经有过一个这样的猜测,那就是他可能是在某个不知名的小镇上小村庄里隐姓埋名住了下来,或者在几年之后,娶了一个当地的女人生儿育女,过他平淡的下半生了。
但是,洛渔的人生轨迹却并非如此。
《新约&;#8226;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十锭。”于是,国王奖励他十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五锭。”于是,国王奖励他五座城邑。
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人们说的马太效应,反应到洛渔和顾琳两个人的身上时,那就是顾琳越来越优秀,越是代表了正义光明的一方,而洛渔已经在这个马太效应的怪圈里越陷越越深,他变得越来越堕落,越来越邪恶,事实上两个人已经站到两个非常极端的对立面上了。
第五章(中)
洛渔在头几年的潜逃中,其实并不是一点都不知道家乡里的事情,那个高副市长倒台之后,他也感觉自己的案件有可能得到公正的审理,尽管完全有了被纠正过来的可能,但是那个时候的洛渔过的是一种神出鬼没的生活,在茫茫人海中浪游世界,更何况那时候早已经远离了内地,对于本来就是通辑犯的洛渔来说,最好的隐蔽就是以静止的方式藏匿,这也是他为什么再没有家人和顾琳联系过的原因,其实最重要的是原因为他的身上又背上一刑事案件,那件案子不但出了人命,也可以说是一桩抢劫银行的惊天大案。
那一刻,他真想痛痛快地大哭上一场,然而等他清醒了过来,却发觉自己已经欲哭无泪,他甚至连自己都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地卷入其中了,到那时他才发现一个人完全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他还是继续过他的逃亡生涯,他感到在他身上,越来越是血债累累,罪恶滔天了,如此这般的一个人,还怎么回去面对那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