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的提前的工作,所以所有的人都以为他们俩的孩子是真的拣来的。竟然没有一个人怀疑。后来一直到了几年后,许多人都发现孩子竟然出气的和韵相似。并且孩子几乎和韵就是一个模子扣出来的。才有一些人醒悟似的明白了。以至于有的人和他们开玩笑说,你们俩可真胆大。甚至有的人还说:都是把拣来的孩子当亲生养的,还没听说把自己亲生的孩子当成捡来养的。这可真长了见识了。
刚几乎每年都要回老家一次。不仅仅是想看看白发苍苍的父母。也是想和虹能有个了段。因为每次回去的时候,虹和刚的婚姻也几乎走到尽头。但是每次回去,刚总是没有得到虹的同意。唯一让刚有个牵挂的是孩子。回家的时候,总是要和孩子在一起呆几天。虹得不到刚,也不想让刚自由的飞翔。也不愿意给别人一个机会。哪怕自己是仅仅有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家庭,但是外表下的完整是自己面子上的需要。所以哪怕是名不副实的完美也是要维系的。刚和韵的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刚还能回来每年。后来回来的时候伤心的次数多了,也就慢慢的也不回来了。
也许北京才是自己真正的家。
第六十一章 尾声
桐不知道再写下去的结尾该是怎么下下去。因为故事的本身就没有结束。
关闭电脑后的桐倚靠在沙发上,思考了很多:
在这个信息时代瞬间万变的年代,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也许自己写的东西并不是那么的吸引人,但是大都是几乎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故事的真实翻版。任何一个故事的发生的最后结果都可能是谁想也想到的结果。甚至永远都不可能有结果。
自己所经过的很多的事情,也是是这个时代特有的特色。任何一顶阶段的故事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离开了特定的社会坏竟因素都是不可能的。桐想到了鲁迅说过的一句话: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多了就成了路。
在短暂的一个人的一生中,总是要走许多自己没有走过的路。也许当有一天,自己走过的陌生的羊肠小道,在别人看来,已经是一条前人走过的路了。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看着吧。
桐想:也许等到不久以后,自己还会提起笔来继续自己的故事的延续。
后记
从小就喜欢看书,也很想能够把自己所经过过的一些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记得求学的时候,曾经读到一个古代的有名的人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开始的时候真的不懂,也不明白。后来当自己长大了,为了生活在奔波的时候,越来越有些厌世了。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