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了。我们都笑了起来。
第一部分洛城星光外的平凡故事(4)
邱明的女儿对对16岁来美国和母亲团聚,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家。但十几年来,这对母女坚持着一个习惯:每周五一定在一起吃晚饭。对对刚出生,父亲就离开了家,不过因为祖父是国家的高级干部,在中国时,邱明母女的生活还算衣食无忧。
可是到了美国,他们的生活就彻底变得贫民化了。对对刚来美国时,邱明还没有稳定的工作,家里多了一个人,经济上感到比较紧张。曾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为了给家里增加收入,邱明经常会在“好莱坞公园”赌场里赌钱,但都是输多赢少,不过偶尔也有赢的时候,一下子能带回家一两千块钱。邱明一边说一边开玩笑地指着自己的脸说:“看见没有,我脸上这颗痦子,就是颗逢赌必输的痦子,不能赌的!”
女儿对对在一旁笑了,她告诉我们可以理解母亲当时为什么去赌钱,因为母亲把她接到这边生活,家里经济也的确挺紧张的。不过,对对说,自己不担心母亲,因为在她看来没有母亲解决不了的问题。
说起来美国后的彻底贫民化,邱明还回忆起自己去出版社里应聘编辑时的情景。“有一次,我到《新移民时报》去申请当编辑,后来我们那儿一个排版的人跟那个李白说:‘我怎么觉着邱明不一样啊?搞不好是高干子弟。’他说:‘不会吧,高干子弟到这里来,申请7块钱一个钟头的工作,不可能的啦。’后来,他去问茜茜。茜茜说:‘他们家当然是高干子弟。’后来我们那儿有人还说呢,‘要不然第一次面试,我就觉得她不一般呢。’我那时候才想起来,哦,我还是个高干子弟。我早忘了有这么回事!”
每天,邱明就这样忙忙碌碌,为生计奔波,只有在夜晚,料理完家里的一切琐事之后,才偷来一时空闲。在她家中的一个角落里,放满了尘封已久的旧报纸。她曾经是中国第一个主持女性信箱的专栏作家,被很多媒体报道过,但现在都以成为了过去。
《中国的“亲爱艾比”》、《邱,雪中送炭的朋友》、《邱明在大陆饱受婚姻折磨 写作道尽中国女性的辛酸》、《中国大陆苦难女性的代言人》…… 呈现在面前的一篇篇报道,让我们想象着邱明过去的生活和工作。
那天休假,邱明和儿子、女儿、女婿一起来到圣塔莫尼卡海滩散步。此时此刻,她是幸福并且甜蜜的。
“小时候,老师有一次出了一个作文题目叫《我的爸爸》,我就说我没爸爸,只好拿妈当爸写……”邱明平静地回忆着过去,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