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师和一位送货员,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雅玉喜欢自己动手,在客人来取货之前把花束整理好。和从前打工相比,现在雅玉能够更加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小花店里的花总是新鲜的,加上雅玉待人和蔼,同许多顾客建立了友谊,所以生意很好,她自己也非常喜欢这份工作。
第一部分青山不老——前马共人员的传奇(4)
李雅玉在当年马共部队中是比较有文化的人,她是在吉隆坡上的学,参加马共时,最初也是在城市里做地下工作。1977年,由于叛徒的出卖,李雅玉和同是马共地下组织成员的丈夫林书伍不得不抛下只有一岁大的儿子毛毛,断绝和家人的一切联系,立即撤退到泰南参加丛林部队。到部队以后当打字员。由于工作性质,她可以接触到别人不能看的一些报刊资料,所以对外界社会情况的了解一直没有中断。林书伍是和李雅玉一起返城的,目前承包装修工程,有不错的收入。
在物质条件丰富的今天,这对患难夫妻最珍视的东西,仍然是丛林部队战斗生活留下的记忆。今天,他们家里还珍藏着在部队使用了多年的军用水壶、指南针、手电筒、猪毛刷子和只有从原始森林里才能采到的大灵芝。李雅玉说,指南针是我先生的宝贝。为什么呢?因为林书伍在部队是个“跑山”的。“跑山”就是为大部队担任尖兵,在崇山峻岭中侦察和开辟道路。会跑山的人通常都有很强的方向感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在各种代表着艰难岁月奋斗的纪念品中,李雅玉最珍惜的是第一次和长大的儿子重逢时合拍的照片。当时他们夫妇已经和儿子毛毛分别了十多年,为了手续上的方便,会面的地点安排在泰马边境上的黑木山免税区。毛毛是由伯伯带着来的,这样一个骨肉分离的家庭,在重逢时陌生感取代了本该应有的激动和欣喜。回到马来西亚后,李雅玉带着一种很内疚的心情在吉隆坡拼搏,为的就是给儿子更多的爱,让儿子得到一些补偿。她用所有的积蓄送儿子去英国读书,现在,毛毛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未婚妻,并成为妈妈生意上的好参谋。
李雅玉心中无法弥补的缺憾是她没有能够更好地孝敬妈妈。当年突然转移进山的时候,她没有告诉妈妈自己的去向。当局为了寻找她的行踪,用尽各种手段,甚至他们家菜园子里的泥土也被翻了一遍。那时李雅玉的父母都已经年过六旬了,母亲想女儿想得天天哭,由于悲伤过度导致失明。最后她一直等到女儿下山回家后才离开人世。在所有马共的前成员中,李雅玉是幸运的一位,因为大多数人上山以后就再也没有能够和家人取得联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