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想得诺贝尔奖,最起码想当一个中国最有名的生物学家。后来,随着发展,大家认识到科学领域其实是非常艰苦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带头人,都能当最著名的科学家,大部分人还是做绿叶的。这时,心情就慢慢地比较实际了,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吧!”
第二部分华盛顿的科学怪人们(2)
这些接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高级人才,就是在心态变得比较实际后才走上经商之路的。他们最早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对社会了解不多,后来由于工作关系才逐步去学会如何适应飞快变化的社会。比如,代表美国公司回到中国谈公司业务,免不了要喝酒。最开始他们不懂劝酒辞,不明白什么叫“我喝干,你随意”,闹出不少笑话。不过,现在他们也成熟起来了,认识到,搞科研是一条路,从商也是一条路,搞好了对社会都有贡献,都是有意义的劳动。
说到从商,在华盛顿地区的华人圈子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硕士卖保险,博士卖房子”。王仲会就是这样一个很会卖房子的博士。他在当地中文报纸上刊登的广告,把自己的博士学位和对癌症研究的体会作为卖点,吸引了不少客户。现在他的客户里60%是华人,40%是美国人,不过他认为还是跟美国人的生意比较好做。一般来说,如果每谈15…20个客户,能有一个成交就算很不错了。王仲会坦言,最初入这一行的动机就是提高收入。从前,他在国立卫生研究院做癌症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同那些学计算机的硕士比起来,他虽然是生物科学的博士,发表的论文也不少,但工资相差了一半还多。那时他的月薪才2500多美元,如果再扣掉所得税,实际上拿到手的收入还不到1800美元,勉强够生活用。不平衡和不服气的心理最终令王仲会在2001年从国立卫生研究院辞职,转而开始房地产经纪人的生涯。也许是由于知识积累多,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他很快成为业绩超群的金牌经纪人,生活条件也随之彻底改善了。
王仲会说,以前做研究